中國各省份“深改”出實招 多地GDP主動踩剎車
2015-01-30 06:56: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陳暉 |
分享到:
|
2 增長點: 地方抱團對接國家戰略 經濟空間格局優化是調結構的重要一步。201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將“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作為2015年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提出,并確定將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 國家戰略定下調子,各地紛紛尋求對接。 在海陸絲綢古道,青海、江西、寧夏等逾20省區市在工作報告中表示要融入或借力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布局。新疆、福建分別提出打造“核心區”,西藏則要打通“南亞大通道”,推動環喜馬拉雅經濟合作帶建設;而在甘肅,去年出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總體方案,已經讓他們嘗到了國家戰略的甜頭——2014年,甘肅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達成經貿合作項目合同及協議83個,貿易額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由2013年的18%提高到23%。 在萬里長江兩岸,貴州、湖南、四川等9省,或承東啟西,或連接南北,依托“黃金水道”攜手盤活資源。重慶更是“左右逢源”,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打造“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戰略節點。 同時受到三大戰略共同輻射的山東和浙江,則主動提出融入三大戰略,整合全省海陸資源,利用疊加優勢,精耕“十三五”規劃。 上海自貿區成功運行一年之后,對自貿區的熱切期盼,也成為多地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江蘇等地提出要加強與上海自貿區“全方位對接互動”,福建、廣東、天津三個新自貿區則將復制“上海經驗”,進行制度創新擺在重要位置。面對對外開放新棋局,陜西、甘肅、河南等地也提出,將“設立自由貿易園區”作為今年政府工作目標之一。 “抱團”的臂膀在國內,眼光在國外。比如新疆就表示,將推動“中巴經濟走廊”及面向中西南亞和歐洲的物流通道、信息通道建設;云南的政府工作報告則表示,要發揮橋頭堡作用,爭取中國—東盟互聯互通工作委員會支持,加快連接周邊國家的綜合交通、電力、信息和倉儲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 “抱團”讓區域發展一體化,但“抱團”目標不只一個。河北將京津冀協同發展視為最大的戰略機遇,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要率先實施三地交通聯通、生態聯防聯控和產業對接協作三大突破,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各地政府工作報告拼接出全國互聯互通清晰脈絡。馮飛表示,“聞雞起舞”固然可喜,但步入實操階段,在國家整體戰略部署的棋局中,各地只有因地制宜走出有個性的“棋路”,才能進一步享受“紅利”。而對于“關聯度不高的地區”,還需政府冷靜規劃。“與其牽強附會,不如利用地區比較優勢,優化結構,尋找合適的道路與內生的動力。”馮飛說。 而在深化改革方面,“國資改革”也成為各地兩會的重頭戲。在部署今年經濟工作任務時,31個省區市均提到國企改革。 比如,貴州提出,將圍繞市場主體發育深化改革,全面推進省屬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積極穩妥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穩步提高民營經濟比重。而在四川,2015年將啟動省屬一級企業具體分類,實施省屬企業分類監管;對競爭性國有企業,先在下屬子公司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
相關閱讀:
- [ 01-29]從“GDP論英雄”到“改善民生論英雄”
- [ 01-29]去年GDP增速7.4%創24年新低 20多省份增速未達預期
- [ 01-29]2014年全省GDP增長9.9% 福建經濟蠻拼的
- [ 01-29]解碼省政府工作報告 2015年福建442億著力改善民生 GDP要增長10%
- [ 01-29]盤點地方兩會:21省主動下調GDP增速目標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