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特稿(記者曹曉波)每一年,陳江都會接到湖南省腫瘤醫院打來問詢他病情的電話。讓醫生吃驚的是,身患胃粘膜癌的陳江打破了對他最多活五年的醫學判斷,將生命延續了18年。作為一名交警,患病的陳江一直堅守在一線。 52歲的陳江,個頭不高,黝黑消瘦的臉上總掛著笑容。每天他都背著書包走進湖南省郴州資興市交警大隊。他的包里有三件必備物品:藥品、熱水袋、快食面。 2010年,資興市交警大隊大隊長何志明擔心陳江的身體吃不消,準備安排他到一個輕松的崗位,而陳江卻婉言謝絕了,他說:“交警的快樂在崗亭”。 “人生不能早退,早退了就是負數。我不把這種病當成一個枷鎖,而是把精力全部投入工作當中,用工作來減輕身體上的壓力。”在接受央視網記者采訪時,陳江認為樂觀的心態是最好的良藥。 患癌一個月后就返回崗位 陳江每次去交警大隊食堂就餐時,只要小半碗米飯,而且要嚼上很久。廚師曾桂英一開始很納悶,這個交警隊里最瘦的人吃的如此少,怎么會有精力去工作。 直到有一天,曾桂英接到單位通知,要對陳江開小灶,他才知道陳江的胃被切掉了三分之二。雖然有“照顧餐”,但陳江總是拒絕吃,不僅如此,更讓曾桂英心酸的是,因為工作對不上吃飯的點,陳江要么很早就到食堂來,要么等其他人走了后才出現。 一直以來,忘我地工作使陳江忽略了身體。 陳江記得很清楚,1996年2月,正在執勤的他,突然感到腹部襲來從未有過的疼痛。 “可能是胃潰瘍發作吧。”他趕緊吃了塊餅干,豈料疼痛一陣陣加劇。陳江額頭直冒冷汗,終于在妻子許燕萍的勸說下去醫院檢查。 幾天后,一份胃鏡檢查報告單出來了:胃粘膜癌。 聽到這個消息,妻子許燕萍覺得天旋地轉,霎時間淚如泉涌。陳江回憶,當時感覺自己從天堂掉進了地獄,腦子一片空白。 “勇于面對才是戰勝病魔的法寶。”陳江開始調節自己的心態,學會了釋然,不再把病魔當回事。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連續不斷的化療,使他的胃被切除了三分之二。一個月后,他從120多斤瘦成了80多斤,一頭黑發全部掉光。陳江說當時他徹底對生命心生敬畏。 過了幾天,陳江便開始鬧情緒:“煩透了,動不了,沒事干,警察哪會躺在醫院里。”一個月后,他執拗地回到崗位上,全然不把自己當病人。 二十多年來,每逢除夕,陳江從來不能準點回家,和家人一起吃一頓熱熱鬧鬧的團圓飯。 2014年11月20日,全國20名“中國好交警”在北京集體亮相。頒獎儀式上,人們為這位“身患癌癥18年堅守交警一線”的好交警送上了雷鳴般的掌聲,陳江是湖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代表。 “就這么簡單,我是一個兵,一名普通的交通民警而已。”面對榮譽,陳江憨笑著說。 出勤率最高的民警 瘦弱的身軀,揮舞出標準、干練的交通指揮手勢,陳江在路面執勤的場景讓隊友們為之心痛。 資興交警副大隊長陳文明記得,2001年7月,交警大隊安排陳江負責資興“天宇”公路改擴建工程的交通秩序管理。該路段車流量非常大,正值盛夏,早出晚歸十分辛苦。陳江的胃病發作時,都要服止痛藥片才能艱難地支撐住。然而無論大家怎么勸,陳江都不肯下“火線”。 交警大隊法宣股股長謝小意回憶,2011年7月,交警大隊組建貨車進城整治小組,在法宣股才呆了兩個月的陳江聞悉,主動提出參與組建工作。考慮到起步工作繁重,謝小意希望他安心地呆在辦公室,陳江卻毫不在乎。 大隊領導最后還是同意了,陳江成為資興“第一崗”東江鎮羅圍崗亭的“頭兒”,與二十余名平均年齡不足25歲的交通協管員,負責進出城區的5個交通卡點守卡任務。 禁限貨車進城小組的工作職責是引導車輛按指定路線行駛,需要人員24小時輪流值守。枯燥、三班倒的工作性質,使得這個小組成了大家最不愿意去的崗位,隊伍的不穩定性,曾一度讓大隊領導頭痛。 陳江處處作表率,隊員們有事請假他總是主動頂上。兩年來,陳江的出勤率是全組最高的。 小組成員谷江林表示,陳江以身作則,經常大半夜習慣性地“散步”到他的“地盤”,為團隊排憂解難。工作之外他又像家人一樣關心人、體貼人。谷江林的妻子臨產,要緊急送往醫院,陳江聽聞消息,二話沒說,送去三千塊錢解了燃眉之急。 交警大隊財務人員郭明暉說:“陳江是一位體恤下屬,肯為下屬‘出頭’的好領導。”有一次,協警的工資發放被延誤了,陳江立即前來財務室了解情況,并對郭明暉說:“協警們工資不高,大家每月都得靠這點錢養家糊口,我們應盡量善待他們,讓他們能安安心心地工作。” 對于大隊給予貨車進城組的獎勵,他從不拿一分,每次他都會與財務室協商,將獎勵合理地分配給組里的每位協警。 禁限貨車進城小組也成為了隊里的“人才培養搖籃”,大隊其他股室中隊負責人瞄準了陳江帶的兵,想要“挖墻角”,小組成員反倒都選擇跟著陳江繼續干。 |
相關閱讀:
- [ 01-30]英國8歲女孩提出抗癌新方法 科學家稱或將可行
- [ 01-22]抗肝硬化抗癌新藥將在廈研發
- [ 01-19]明星抗癌故事:張達明慶幸有親人陪伴(圖)
- [ 01-19]抗癌單親媽媽收千筆捐款 有一份“加油”來自臺灣
- [ 01-15]抗癌藥代購者被抓:法與理的沖突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