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質事件讓安倍焦頭爛額 2015成日本外交“鬼門關”
2015-02-03 07:38: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瓊 李艷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對安倍來說2日可能太過漫長,首相官邸降下半旗,國會與駐外使館等機構加強戒備,昨天的日本仍未從人質危機中走出,但兩周來被壓抑的爭執已經公開化。人質事件以悲劇收場讓2日的國會辯論充滿火藥味,日本首相安倍在會上左支右絀,回應質疑,為自己的政策辯護。 在兩周的人質事件期間,日本各方保持了罕見的克制,大都不攻擊安倍,并支持他不向恐怖分子鞠躬。人質事件結束使得質疑聲音公開,會議幾乎變成安倍的政策辯護會。“今日日本”網站刊登了安倍在座位上閉著雙眼的照片,稱安倍干的是“累人的工作”。 清醒的時候,安倍繼續強硬,宣稱“永遠不會原諒沒有人性的、卑劣的恐怖分子”“確保日本國民安全是政府的責任,而我是擔負最大責任之人”,試圖給日本國民急需的安全感。安倍拒絕一些議員關于“跟美軍走得太近讓日本人面臨風險”的質疑,再次強調自己的“積極和平主義”外交安保政策。安倍進一步為行使集體自衛權松綁,稱在盟國發動先發制人的“先行攻擊”而引發沖突的情況下,只要滿足行使武力的三大條件,就不排除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可能。所謂三大條件是去年日本內閣決議解禁自衛權的前提:發生針對日本及關系親密的他國的武力攻擊,日本的存亡受到威脅,國民的生命和自由等有被徹底剝奪的明顯危險時等。 安倍2日聲稱,“營救日本人時,讓自衛隊發揮其能力去應對是國家的責任”。他還表示,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沒有地理上的制約。美聯社2日評論道,過去20年來,日本間歇性地對外冒險,安倍推動日本扮演更大的國際角色,最有爭議的是謀求放松憲法對其軍隊的限制。正如日本以前領教到的,對外冒險必然具有風險。報道認為,日本經過一些糾結后,可能繼續逐步擴大其軍隊角色,議會今年預料會采納安倍提議,讓自衛隊做更多的事。印度電視新聞網2日評論說,兩名同胞被斬首,安倍晉三誓言復仇,讓恐怖分子付出代價。對于一個長期堅持和平主義的國家來說,這場危機可能成為一道分水嶺。 “人質危機會成為日本重新軍事化的一個借口嗎?”土耳其媒體1日提出疑問。美國彭博社援引東京上智大學政治學教授中野浩一的話說,無疑安倍將試圖利用當前局勢推動自己的主張。美國《野獸日報》1日披露,日本政府去年11月中旬就已獲悉后藤健二和湯川遙菜成為“伊斯蘭國”人質,外務省要求媒體不要報道,否則危及人質生命。但安倍無視外務省建議,上月高調訪問中東,在開羅公開承諾“向打擊‘伊斯蘭國’的國家提供2億美元援助”,這無異于對其宣戰。孟加拉國《每日星報》2日題為“后藤健二的挽歌”的文章寫道,后藤是一個徹底的和平主義者,他一定從天上某個地方看著政客如何熱衷于拿普通公民的命運做文章,保證他們自己的利益。 “2015是日本外交的‘鬼門關’。”《日本經濟新聞》曾如此形容,因為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周年,歐美和亞洲各國紛紛回顧過去,日本的歷史問題將一如既往地成為焦點。德國學者梅斯奈爾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日本可能借助人質事件今年修改和平憲法。但由于2015年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如果修憲,日本勢必面臨巨大壓力。【環球時報駐日本、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藍雅歌 李珍 蕭達 青木 汪析】 |
相關閱讀:
- [ 02-02]安倍稱將加強國際合作全力反恐 不參與打擊IS
- [ 02-02]屢次否認二戰侵略歷史 “安倍密友”將退出NHK
- [ 02-01]日記者后藤健二被IS斬首 民眾抗議安倍外交政策
- [ 02-01]日本民眾批評安倍政權不顧國民安全
- [ 02-01]安倍回應日本人質遭斬首:日本絕不屈服于恐怖主義
- [ 01-31]對安倍的“驚愕” 世人感到驚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