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烏魯木齊2月3日電 (陶拴科魏惠茹)3日,記者從新疆昌吉州公安局獲悉,新疆昌吉州阜康市居民黎某不幸遭遇電信詐騙,連續多次給對方轉賬73.48萬元,后恍然如夢初醒方知上當受騙報警求助。 2015年1月31日黎某急匆匆來到阜康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報警:2015年1月11日,他接到一個自稱是重慶郵政局的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稱其有一封掛號信,信上說其在上海社保局報銷的兩萬多元醫療費報下來了,讓其去取。黎某感到很納悶,自己從來沒有去過上海,又從何而來的報銷,醫療費呢?于是黎某向對方詢問是怎么回事,對方稱如果是這樣就向上海市公安局進行報案,并向其提供了相關的報警電話。 黎某按提供的電話聯系后,對方自稱是“上海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告知黎某因其身份及個人信息可能被他人盜用,現在已卷入一政治詐騙團伙,涉案價值一千多萬,現在需要調查黎某的個人帳戶。讓黎某到工商銀行辦一張新的銀行卡,將其帳戶內的錢轉移的這張卡內。黎某按其指示到ATM機上進行了操作,并更改了銀行帳戶,后將4800元現金轉入這一帳戶。之后對方稱他們已查清黎某因出賣個人信息收到15萬元的好處費,需在新辦的銀行卡內存入15萬元才能洗清“嫌疑”。黎某于1月12日照辦后,對方又稱需要交40萬元的取保侯審保證金,黎某多方籌錢后又于1月14日將40萬存入新銀行卡。 隨后對方又稱需要各當地的檢、法機關交涉取保侯審相關事宜,需要資金,黎某又分別于1月15日、1月18日分兩次將18萬元存入新銀行卡。隨后即與對方失去聯系,這時黎某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被騙趕緊來報案。經初查,黎某新辦卡內的73.48萬元已被成功轉走。 目前警方對此事仍在調查。同時警方提醒市民,不要輕信電信詐騙,防范電信詐騙要做到“三不”,即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語,或言語恐嚇,都不要輕信,要及時掛斷電話,不回復手機短信,不給不法分子進一步布設圈套的機會;任何情況都不向對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絕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會要求群眾將存款轉到指定的賬戶或者“安全賬戶”進行核實、保全資金。目前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等部門均未設立“國家安全賬戶”等名目的銀行賬戶。 此外,公安機關提醒,110來電,無論是當時回撥還是事后回訪,前提都是市民剛剛報過警,民警所詢問的問題也是以剛才報警內容為限,不會過問市民的存款,有沒有銀行卡,更不會“指導”市民到銀行網點或通過網上銀行轉賬。(完) |
相關閱讀:
- [ 01-23]福建公布11起司法保障民生案例 電信詐騙引發關注
- [ 01-23]郵儲銀行漳浦縣支行成功堵截一起電信詐騙案件
- [ 12-26]12306用戶數據遭外泄 專家:危害超以往 須防電信詐騙
- [ 12-20]謊稱抽獎活動 10人電信詐騙團伙落網
- [ 12-16]假冒公安實為電信詐騙 女士險失5萬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