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如何“走進現實”
2015-02-04 10:39:33?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林毅夫:“一帶一路”與“一洲”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在2009年曾提出一個全球復興計劃,主要內容是對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進行大量投資。計劃提出后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2010年20國集團首爾峰會將幫助發展中國家建設基礎設施列為發展共識的第一項。如今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設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及絲路基金,率先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為全球作出了榜樣。 “一帶一路”的戰略重心是促進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建設。在此基礎上,有必要加上習近平主席2013年出訪非洲提出的“中非共同體”的非洲戰略,成為“一帶一路一洲”。 林毅夫 郭紅松繪 “一帶一路一洲”戰略將會給發展中國家帶來“造血”機制,同時有利于中國自身。這是因為在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方面,中國還擁有一個重要的優勢,即巨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于國內工資上漲,中國在這方面的比較優勢逐漸消失,大量的勞動力密集產業將逐漸轉移出去。世界上能夠承接這么大規模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的地方只有非洲。非洲有10億人,大量剩余勞動力在農村,年輕人比例高,工資水平只有中國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在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到非洲方面,已有2012年華堅鞋業集團在埃塞俄比亞投資設廠,當年創造2000個就業崗位,使埃塞俄比亞鞋業出口額翻一番,成為該國最大出口企業的成功案例。 “一帶一路”以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為主,以經貿合作為輔。在非洲,可以是產業轉移為主,基礎設施建設為輔。就像車子的兩個輪子一樣,它們可以成為對外發展合作的兩個支撐點。 這種雙輪驅動的合作方式對國際發展有很大意義。通過“一帶一路一洲”戰略,中國可以幫助發展中國家打破增長瓶頸,引入“造血機制”,所有發展中國家都可以發展起來,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所描繪的“百花齊放春滿園”的愿景。 (唐杰 整理) (了解更多《智庫》周刊內容請掃描二維碼關注《智庫》周刊公眾微信號。歡迎留言、探討。) |
相關閱讀:
- [ 02-04]福州市政府與中國人壽保險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 02-03]阿里影業深圳廣電戰略合作 電商定制劇模式初試水
- [ 02-03]百年人壽江西分公司攜手南昌市商貿供應商商會舉辦迎新年會暨保險戰略合作簽約會
- [ 02-03]民生銀行小區金融戰略價值和市場潛力逐步顯現
- [ 02-03]臺媒:美印戰略合作的象征意義更大
- [ 02-03]北師大黨委書記劉川生:戰略工程 固本工程 鑄魂工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