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趙國品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李鳴生表示,對于網絡語言,凈化肯定需要,但不是要采取行政手段強行干預,而是要相信國人的鑒別能力和抵抗能力。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陳滿華說,我們可以對語言的發展做一些有意義的推動工作,比如,及時發動民間和組織專家對網絡流行語,進行更大規模的收集、釋解和描寫。這些工作,將有利于漢民族共同語更順暢地新陳代謝、穩步發展,也能使更多普通百姓及時順應母語日新月異的發展,甚至為其發展或多或少地做出貢獻。 當下許多網絡流行語正在污染漢語!日前,在政協上海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上海市政協委員張懷瓊提出這樣的批評。 他指出,隨著網絡發展,我國出現了大量網絡語言,有的網絡語言反映了時代進步值得肯定,但有的網絡語言,比如“屌絲”“裝逼”“逼格”等,完全是粗俗猥瑣的下流詞語,對漢語的發展是一種威脅。 在當下,網絡語言正鋪天蓋地地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它真的威脅到漢語發展了嗎?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問卷網,對160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9.8%的受訪者日常生活中會使用網絡流行語。64.2%的受訪者認為當下網絡流行語入侵漢語現象嚴重,46.0%的受訪者擔心會污染漢語。 受訪者中,80后占45.3%,90后占21.9%,00后占1.0%。 “萌萌噠”、“有錢,任性”是受訪者最常用網絡流行語 調查顯示,網絡語言正成為年輕人日常生活語言的一部分。89.8%的受訪者日常生活中會使用到網絡流行語,其中28.2%的受訪者經常使用。 受訪者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較高的網絡流行語依次是:“萌萌噠”(50.8%)、“有錢,任性”(40.2%)、“屌絲”(39.7%)、“小鮮肉”(29.0%)、“且行且珍惜”(28.3%)、“也是醉了”(28.2%)、“不作死就不會死”(26.2%)、“心塞”(23.4%)、“也是蠻拼的”(20.7%)。 其他網絡流行語還有:“時間都去哪兒了”(19.7%)、“漲姿勢”(19.4%)、“我讀書少,你別騙我”(19.2%)、“畫面太美我不敢看”(15.3%)、“你家里人知道嗎”(14.5%)、“挖掘機技術哪家強”(14.2%)、“逼格”(13.4%)、“保證不打死你”(13.2%)、“不造”(11.7%)、“只想安靜地做一個美男子”(9.3%)、“上天臺”(6.2%)等。 90后大學生吳桐平時喜歡流連于微博、微信等各大社交平臺。對于當下的網絡流行語,她可以說無所不知。不管是平時與人聊天,還是在社交網絡上發狀態、寫評論,她都傾向于使用網絡流行語。“這些詞既俏皮可愛又犀利簡練,讓自己和同齡人交流起來更加自然和諧。即使是部分人認為粗俗的詞語,用起來也很有意思。大家只是當口頭禪隨意使用,并無惡意,刻意避開,反倒讓人覺得格格不入。” 同樣是90后的“技術宅男”張浩天(化名)卻不這么認為。他告訴記者,現在網上流行的“屌絲”“裝逼”等熱詞,經常出現在伙伴們的日常談話中。但他自己不會隨意對他人使用這些詞,若是別人沖自己說出這些詞,也會感到心里不舒服。 |
相關閱讀:
- [ 02-05]超6成受訪者認為網絡流行語入侵漢語現象嚴重
- [ 02-02]調查:54.9%受訪者認為生二孩需考慮老大意見
- [ 01-30]江門物管業主糾紛案頻發 近六成受訪者不滿物管
- [ 01-29]調查稱67.7%受訪者尚未買到春運往返火車票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