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敘利亞危機由“打”變“談”
2015-02-05 10:33: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瓊 周艾連 |
分享到:
|
由敘利亞常駐聯合國代表賈法里率領的敘政府代表團近日與約30名敘反對派的不同派別代表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舉行了非正式磋商。雙方達成《莫斯科原則》,強調在日內瓦協議基礎上政治解決敘危機。盡管敘最大反對派“全國聯盟”未參加,但這是大多數敘反對派同政府就政治解決敘危機首次達成一致。它標志著敘危機由武力對抗向和平解決邁出了令人鼓舞的新步伐,其重大意義不言而喻。 當前,敘利亞危機政治解決勢頭正在穩步上升,其背景和原因主要有: 第一,政治解決乃大勢所趨,正形成敘朝野共識。敘利亞危機爆發以來,特別是去年“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在敘制造動亂后,已造成19余萬人死亡,數百萬人淪為難民,經濟損失千億美元。飽受動亂之苦的敘利亞民眾普遍希望穩定政局,改善民生,反對“伊斯蘭國”等極端勢力上臺。在此背景下,敘敵對雙方開始意識到敘當前的主要矛盾是團結一致,共同反恐,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 第二,敘政府處境好轉。首先,巴沙爾高票蟬聯總統,反映了強大的敘利亞民意,有助于鞏固其統治地位。盡管西方不予承認,但也無可奈何。其次,敘統治集團內部保持團結,且正常運轉,未遭受重大損失。再次,敘政府軍占絕對優勢,主導戰場走向。近來敘政府軍重創反對派武裝,收復了許多失地,甚至有些反對派武裝投奔政府或主動撤離一些城鎮。其四,在政治解決敘危機問題上,敘政府采取主動,配合聯合國,先聲奪人,首次同反對派代表同室面談,雖未談出成果,但為政治解決邁出了第一步。其五,去年,美國組建國際聯盟打擊在敘的“伊斯蘭國”極端武裝,實際上是在幫敘反恐,有利于敘政府收復失地,客觀上減輕了巴沙爾的壓力。 第三,敘反對派難成氣候。敘反對派派別眾多,分歧嚴重,且無領軍人物,也未形成合力。而真正有戰斗力的多為類似“救國陣線”的極端組織。它們同“伊斯蘭國”聯合,攻城略地,已引起廣大民眾的強烈不滿和反對。加之西方主要大國對敘態度的變化以及伊朗與沙特關系的改善,也使反對派看到了自身的處境。 第四,俄羅斯作為調解者,積極斡旋,促成敘雙方對話。這樣一可確保俄在敘戰略利益,擴大其在中東地區影響;二可緩解俄因烏克蘭危機造成的國際孤立處境;三可營造敘雙方停戰言和氛圍,并積極推動敘集中力量打擊“伊斯蘭國”等極端勢力;四可有助于緩和同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緊張關系,間接配合美加大對“伊斯蘭國”的打擊力度。第五、美國對敘舉措有調整。今年,美國將突出打擊“伊斯蘭國”在敘利亞的基地和敘“救國陣線”、“呼羅珊”等極端組織,而對推翻巴沙爾政權的調門已明顯降低。這表明,就如何結束敘利亞內戰的難題,美國的言行有所轉變,其他西方國家也悄無聲息地排除了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必須立即下臺的要求。從目前的情況看,美國人更多的是不希望敘利亞伊斯蘭極端勢力進一步得勢乃至上臺,而不是迫切推翻巴沙爾政權。(劉寶萊) |
相關閱讀:
- [ 02-05]敘利亞譴責“伊斯蘭國”殺害約旦飛行員
- [ 02-04]敘利亞反對派中網絡美人計 被黑客騙走重要情報
- [ 02-03]日本高官稱政府曾多次勸說后藤勿前往敘利亞
- [ 02-02]滿目瘡痍的敘利亞小鎮艾因阿拉伯
- [ 02-02]敘利亞一公共汽車遭襲致8死22傷
- [ 01-31]敘利亞庫爾德武裝擊敗IS 奪回科巴尼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