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常態帶來六大新機遇 經濟減速不減勢
2015-02-06 06:52:4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經濟減速不減勢 “雙手”推動“雙引擎” 經濟新常態帶來六大新機遇(熱點聚焦) 增速放緩、結構調整、產業升級、驅動力轉換……步入新常態的中國經濟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其中既存在風險與挑戰,也孕育著新機遇。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辜勝阻日前表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面臨制造業“去產能化”、金融“去杠桿化”、房地產“去泡沫化”、環境“去污染化”四大陣痛,但同時也將帶來人口城鎮化、經濟服務化、發展低碳化、產業高端化、社會信息化和經營國際化六大新機遇。 增長模式轉向創新驅動 新常態的首要特征是中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敖洕鏊龠m度回落是一個國家或地區達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的普遍規律。”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張占斌說,自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呈現出“總量需求緩慢增長、經濟結構深度調整”的明顯特征,使得我國的外部需求出現常態性萎縮。從國內情況看,我國經歷了30多年高強度大規模開發建設后,過度依靠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的經濟高速增長模式已難以為繼,經濟發展面臨瓶頸,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此外,新常態的特點還表現為: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步成為主體,城鄉區域差距逐步縮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發展成果惠及更廣大民眾;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等。 對于新常態的基本內涵,國家行政學院有關課題組的學報總結稱,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轉換,是經濟新常態的基本要求;產業結構由中低端水平向中高端水平轉換,是經濟新常態的主攻方向;增長模式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是經濟新常態的核心內涵。資源配置由市場起基礎性作用向市場起決定性作用轉換,是經濟新常態的機制保障;經濟福祉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轉換,是經濟新常態的發展結果。 |
相關閱讀:
- [ 02-05]新常態不等于“經濟下行”
- [ 02-05]廈門市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 新常態新舉措穩中求進
- [ 02-04]人民日報社論:適應新常態 實現農業農村新發展
- [ 02-04]安監人要在新常態的總體趨勢中謀劃安全工作
- [ 02-03]三明:正風肅紀懲治腐敗 形成正風反腐新常態
- [ 02-03]朱小丹:切實做好新常態下的安全生產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