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最近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高校的負責人、教師擔負著重要職責。為此,記者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秦宣、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歐陽康,請他們共話堅持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重要性、問題及對策。 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才能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完成立德樹人任務 為什么高校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中的指導地位?道理很簡單,高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務。 靳諾認為,能否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事關高校的正確辦學方向,事關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戰略性、全局性。高校黨委要把做好意識形態工作,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擺在重要位置,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切實擔負起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敢抓敢管、善抓善管。 她說,意識形態是一個社會最核心的政治資源,影響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影響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學校黨委要把握好正確的政治導向,在重大政治立場、政治原則、政治問題上必須態度鮮明,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決不給違反憲法和法律的錯誤言論提供傳播平臺和空間。 要把廣大青年學生培養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 秦宣說,只有不斷對大學生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才能讓青年學生真正搞清楚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如何用科學的態度去對待馬克思主義,自覺抵制西方錯誤價值觀念的消極影響;只有不斷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才能讓青年學生真正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自覺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認識世界、解釋世界,進而改造世界。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為中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 歐陽康說,20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的巨大進步,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探索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獲得的。大學作為中國社會的內在有機組成部分,不能不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能不走社會主義道路,不能不堅持馬克思主義。這是必要的空間涵蓋和必然的邏輯延伸。 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實效性,提高青年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熱情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在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靳諾說,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為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作出了重要貢獻。但與時代的要求與黨和人民的期望相比,在人才培養、理論創新、決策咨詢等方面還有不少差距,特別是有的人不是從中國的實踐和問題出發進行思考和研究,而簡單地用西方的理論和學術話語體系來解讀中國的實踐。如何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增強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是當前我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時代課題。 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實效性還不夠強,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秦宣說,一些高校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重視不夠,在教材選用、課堂教學、師資配備等方面存在問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感染力有待提高。他舉例說,有的高校取消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課程,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組織編寫的教材沒能很好發揮作用,有的高校簡單選用西方國家的原版教材,沒有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批判分析。 歐陽康認為,大學生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過程之中,但還不成熟,還缺少足夠的理論辨析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高校教師群體數量龐大,不僅在年齡、專業、學識方面存在巨大差異,也有各自的價值體驗和價值訴求,作為教師又承擔著立德樹人的共同使命,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 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堅強陣地 理論不徹底,思想宣傳必然出問題。 靳諾表示要把握導向,管好陣地。她說,在學科建設、專業設置、教材編用、教學評估、教師選聘、科研立項、核心期刊、成果發布、考核獎勵等各項工作和環節中,都要把正確的導向擺在首位,堅決落實“研究探討無禁區、宣傳講課有紀律”。要主動研究時代的新變化,回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學習借鑒人類文明一切優秀成果,努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術話語體系,著力打造融通中外、具有普遍適用性和廣泛接受度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增強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吸引力感召力影響力。要敢于和善于回應師生關切的熱點問題,探索完善系統講授、專題講座、實踐教學“三位一體”的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新模式,全面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高校教師要以遵守憲法和法律作為課堂教學的最基本要求。絕不允許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言論在課堂上隨意傳播和蔓延。 秦宣說,作為教師,我們鼓勵青年學生通過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要通過教學讓青年學生挖掘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神實質,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同時,加強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的研究,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教育,加強對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教育。要通過宣傳思想工作、課堂教學和實踐鍛煉,讓青年學生系統了解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觀點,弄清楚這些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在哪些方面堅持、繼承、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從而自覺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之中。 歐陽康說,要強化歷史意識,引導大學生認真學習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了解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社會主義發展歷程和中國社會發展歷程的內在相關性與一致性,深刻認識當代中華民族選擇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和價值合理性。要強化實踐意識,引導大學生走進火熱的社會生活,認識當代中華民族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自覺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責任。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