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空降”干部多為反腐老將 中紀委的“空降兵”可謂個個都是“反腐老將”。觀察上述在十八大后由中紀委“空降”地方的干部,紀檢工作經驗豐富是他們的共同特點。 例如,在出現“塌方式腐敗”的山西,去年9月開始,經歷“地震”的山西官場先后迎來兩位資深的反腐官員。 調任山西紀委書記的黃曉薇在中央紀委工作16年,此前她曾在遼寧省紀委系統任職15年,可以說,她已有超過30年的反腐經驗。 這位被媒體稱為“女包公”的官員任職山西后,有媒體曾做過這樣的盤點:黃曉薇入晉上任僅5天,大同市委原書記豐立祥就落馬,短短三個月,4個廳官、1個副廳、9個縣官落馬…… 與黃曉薇同去山西的遲耀云,從1988年大學畢業后就進入監察部工作,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紀檢老兵。而觀察今年1月從中紀委“空降”地方任職的兩位中紀委常委,姚增科1983年大學畢業后,除了一年短暫的地方掛職經歷,他幾乎一直在中紀委工作,崔少鵬不僅有多年紀檢工作經歷,還曾長期從事組織工作。 此外,2013年11月“空降”上海的侯凱,其1984畢業于中央財政金融學院財政專業,此后便進入審計署工作,先后在財政審計司、審計署駐哈爾濱特派員辦事處、辦公廳等部門工作,有近30年的審計工作經驗。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向中新網記者分析,十八大后,隨著反腐高壓嚴打的推進,反腐案件的數量增多,復雜性增大,紀檢干部的選任也更注重其反腐經驗,“選調這些經驗豐富的紀檢干部,一方面他們可以迅速在調入地熟悉工作、打開局面,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地方紀檢系統在反腐主業上業務水平。” 紀委領導“空降”利于打破地方關系網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中紀委密集“空降”干部赴地方任職之際,1月30日,中央深改組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三份關于紀檢干部選任的重要文件:《省(自治區、直轄市)紀委書記、副書記提名考察辦法(試行)》、《中央紀委派駐紀檢組組長、副組長提名考察辦法(試行)》、《中管企業紀委書記、副書記提名考察辦法(試行)》。 這次會議指出,提出的推進紀檢體制改革的3個具體舉措,既有利于堅持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領導,又有利于增強紀委監督權的相對獨立性和權威性。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各級紀委書記、副書記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級紀委會同組織部門為主”,此后,中共的紀檢體制改革進程就備受外界期待。 在此大背景下,十八大后的紀檢干部選任趨勢自然也備受關注。記者統計發現,在上述10位在十八大后履新的省級紀委書記中,5人是中央“空降”,3人由異地調入,僅有兩人由當地官員升任。 在汪玉凱看來,十八大后的兩年間,省級紀委班子的密集調整首先應從反腐大局分析。“隨著反腐工作縱深,中央紀委無法大包大攬全國‘打虎拍蠅’,必須調動和發揮地方各級紀委的積極性、主動性。特別針對一些反腐重點地區,中紀委加大紀檢官員的調配力度,有著現實針對性,防止地方紀檢官員的‘工作不力’變成‘反腐阻力’。” 汪玉凱分析,十八大之后,地方紀委官員的選任有中紀委 “空降”、地區間異地調動、從紀檢體制外挑選干部任職地方紀委等多種形式。 “無論是‘空降’,還是橫向調動,這都有助于打破一些地方官場長期以來形成的官官相護、互相充當保護傘的‘關系網’和‘權力網’,破除監督障礙。”汪玉凱說。(完) |
相關閱讀:
- [ 02-07]十八大后19省份紀委班子調整 反腐老將“空降”地方
- [ 02-07]國企反腐 這次能否掀起大風暴
- [ 02-07]北京青年報:國企反腐 這次能否掀起大風暴
- [ 02-05]農行莆田分行多措并舉抓好節前反腐倡廉工作
- [ 02-05]個人稅號能否成為反腐神器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