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降準不是貨幣寬松的反映 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喬瑞慶 央行此次降準意在對沖外匯占款減少,提振實體經濟,避免經濟滑入通縮通道。一句話,就是防止貨幣過緊,保持流動性在松緊合適的狀態。這就像保持自行車勻速行駛一樣,太慢了就稍微加把勁,太快了就適度剎車。央行就是在松緊之間尋找平衡點。這需要央行對經濟運行狀況有深入的洞察,也需要對宏觀走勢有前瞻性判斷,更需要對行動時機進行精準把握。 目前央行降準,注入流動性,就是在稍微加把勁,防止自行車減速。但是這把勁之后,是不是還要再加勁?這還真不好說。央行的后續動作究竟如何,還要看今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速。如果2015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速好轉,哪怕與去年第四季度持平,央行采取降準、降息的可能性就不大。因為管理層對中國經濟增速下滑的容忍度在增強。 對央行未來一定會采取降準、降息行動的肯定性預測,是基于央行在執行寬松貨幣政策的判斷。而這個判斷既與央行所宣稱的穩健貨幣政策不一致,也不符合中國目前的經濟狀況。目前,央行沒有執行寬松貨幣政策的必要。 降準,不應一“降”了之 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張國棟 央行此時降準被外界認為是“恰逢其時”。降準,可以有效釋放可貸資金量,使流動的資金更加充裕,同時也對引導資金成本下行發出明確信號。但是,事物都有二重性,降準自然也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甚至是把“雙刃劍”。因此,我們在看到其利好的同時,更應關注其可能帶來的“殺傷力”。 一方面,有些利好并非真利好。比如樓市。如果引發房價大漲,顯然不好。這也不是降準所要達到的目的。另一方面,降準要起到應有的效果,應具備缺貨幣、貨幣流通順暢、金融體系的利率傳遞機制良好這三個條件。但反觀現實,這三者似乎還不具備,起碼不太完備。因而降準縱然是“恰逢其時”,經濟下行的壓力也會因為房地產的持續強勢而有所緩解,但是經濟結構的調整、發展方式的轉變卻有可能被延緩。 好在央行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針對性地實施了定向降準措施。這需要各商業銀行做到“對號入座”,不可隨意。必須明確,新常態下,貨幣政策要保持促進經濟增長、調結構和轉方式之間的平衡,既要托住經濟增長的底線,又要在底線之上促進結構調整、發展模式的轉變和產業模式的升級換代,單靠降準是不行的。更主要的,全面降準,不應一“降”了之。這除了必須更加關注新增信貸的效益和質量,防止新增貸款投向產能過剩等正在調控的行業和領域,更多地還得依靠“開渠引水”式的供給管理辦法,解決經濟的結構性問題。這不單是金融機構的事,需要形成共識,上下齊努力。 |
相關閱讀:
- [ 02-06]央行降準后再放水 A股任性不領情高開低走不回頭
- [ 02-06]降準利好開發商及購房人 房貸折扣或將重回8.5折
- [ 02-06]搜房網中指院快評:立春日迎來降準 羊年樓市不太冷
- [ 02-06]央行降準減少榕房企融資成本 按揭貸款更寬松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