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不在中美間選擇 人人都想與中國交朋友
2015-02-09 07:39: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瓊 陳暉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為尋求國內對“亞太再平衡”的支持,美國新的國家安全戰略中給民眾畫了這樣一個“誘人的大餅”:如果“亞太再平衡”完成,跨太平洋合作關系將帶來貿易和投資機會,給美國帶來大量就業,這個地區代表了全球貿易的40%。 亞洲國家會歡迎外來國家介入地區爭端,加劇緊張嗎? “地區人人都想與中國交朋友,從中國崛起的機遇中獲益。”8日,新加坡《海峽時報》刊登了該國總理李顯龍的講話,近日訪問柏林時,李顯龍說,“起到決定性的不是船只多少,而是是否美國積極和建設性地維持與地區國家的關系。”他表示,“我們不想在中美之間選擇。”李顯龍認為,領土爭端可以放在一邊。《海峽時報》評論稱,人口540萬的城市國家新加坡,相比亞洲主要大國,顯得更小,李顯龍先生是一個小國的總理,但這個小國的大名氣和影響力不可低估。新加坡是一個傳統的貿易和中轉樞紐,與世界所有地區關系良好,其政治精英們普遍西方思維,新加坡總是充當仲裁者、解釋者,對歐美來說它是東南亞的縮影。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6日在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說,大國之間要理性看待對方戰略意圖,中小國家沒有必要也不應該在大國之間選邊站隊,大國也不應謀求勢力范圍。香港《南華早報》援引中國人民大學學者時殷弘的話說,中國會希望與東盟國家發展更好的關系,以緩和南海緊張。中國也希望看到中日東海對抗降溫。 臺灣“中央社”7日報道稱,有關專家表示,在應對美國關系之余,北京領導層近年顯然以更高的視野處理自身的利益,這就是“一帶一路”。專家分析,“一帶一路”是逐漸發展出來的構想,但戰略視野很高,對象并非單一國家,而是兼顧到許多區塊,陸地從中亞延伸至歐洲,海上從南海延伸至太平洋和印度洋等,遠遠超出中美之間的框框。報道稱,“一帶一路”背后的思路是共同發展,事實上,按照大陸媒體的說法,當前已有60個國家參與到“一帶一路”中。【環球時報駐美國、日本、韓國、德國特約記者 蕭達 藍雅歌 王剛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譚福榕 崔杰通 柳直 汪析】 |
相關閱讀:
- [ 11-09]習近平會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 [ 09-30]李顯龍邀巴育訪新加坡 希望泰新加強商貿往來
- [ 09-16]李顯龍:已有5200多家中國企業在新加坡投資
- [ 09-11]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訪問廣東
- [ 06-26]李顯龍談南海爭議玩“平衡” 挺華發言被BBC刪節
- [ 05-31]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會見傅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