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男孩李建運車禍離世,捐獻器官救活三人。記者調查發現,截至今年1月中旬,我省實現器官捐獻190例,有33例是未成年捐獻者,其中最小的只有9天。“希望孩子的生命在別人身上延續”,成為捐獻者父母的共同心聲。 期望 以另一種方式“留住”孩子 “寶貝,謝謝你!”近日,數十萬網友被小建運捐獻器官的事跡所感動。其實,在我們身邊像這樣讓人感動的小孩、父母還有很多。省紅十字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自2010年我省啟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以來,截至今年1月中旬,我省實現器官捐獻190例。在這190例捐獻者中,記者統計發現,其中有33位捐獻者是未成年人,5位是不足一歲的嬰兒,最小的只有9天。 “我只是想不能讓兒子白來這個世界一次,讓他以另一種方式將生命延續下來。”作為一個不到2歲的捐獻者的父親,青島的甘先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出了未成年捐獻者父母的心聲。 時間回溯到2014年2月6日,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甘先生不滿兩歲的兒子陷入了嚴重昏迷,經過近10天的搶救,仍沒能挽回孩子的生命。經過一番思想斗爭,甘先生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將兒子的器官捐獻,讓孩子以另一種方式“留下”。最終,孩子的腎臟、肝臟和眼角膜捐給了5個人。 “我沒有辦法留住孩子了,雖然不知道捐給了誰,雖然沒法見面,我也要捐,最起碼我知道小孩在外面,知道小孩身體的一部分還活著。”作為一個13歲捐獻者的母親,臨沂的代女士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是為了能“留住”孩子。2014年7月20日,13歲男孩小杰在回家的路上遭遇車禍,后因傷勢嚴重腦死亡。為了讓兒子的生命得到延續,其父母主動提出要捐出兒子的器官。 感恩 回報社會好心人曾經的幫助 回報社會好心人曾經的幫助,也是不少決定捐獻器官者家屬的想法。2013年11月,15歲的小紀被流浪貓咬傷,引發了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治療一個多月,花掉醫療費數十萬元,難壞了這個普通的環衛工家庭。 小紀的事情被媒體報道后,社會上許多好心人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然而,最終還是回天乏術。2014年4月12日晚,小紀病情突然惡化,被確認為腦死亡。隨后,孩子的父母含淚決定,將孩子器官捐獻。談起捐獻孩子器官的初衷,紀先生表示,自從孩子發病以來,社會上許多愛心人士伸出了援助之手,這讓他們一家非常感動,“沒有大家的幫助,我們早就撐不住了。”這個決定是回報社會的一種方式。 同樣是一名15歲捐獻者的父母,聊城的閆氏夫婦也有著類似初衷。他們一家的不幸要從2009年說起,當時他們11歲的兒子閆森被查出腦血管畸形,幾經治療,花掉這個下崗職工家庭數十萬元。2011年,不幸再次找到了他們的女兒,正在上大三的閆淑青被查出了尿毒癥。2013年3月,15歲的閆森突發腦出血去世,夫妻倆忍痛決定將孩子的兩腎一肝和一對眼角膜捐獻,其中一個腎臟移植給了他的姐姐。 2014年清明節,記者在我省人體器官捐獻紀念碑前碰到閆淑青,她說自從他們姐弟生病,社會上很多好心人幫助過他們,她也會積極回報社會。雖然腎移植后,閆淑青身體并不很好,但仍積極參加志愿活動,并正式加入公益組織愛心驛站。閆森的母親在孩子的感染下,也打算簽署捐獻器官和遺體的協議。 |
相關閱讀:
- [ 02-09]湖南打工夫妻車禍身亡捐器官:孩子獲捐近40萬
- [ 02-08]打工夫婦雙雙捐器官感動社會 其子患病得到愛心幫扶
- [ 02-08]湖南打工夫婦雙雙捐獻器官感動社會 其子患病得到愛心幫扶
- [ 02-06]突發腦梗死亡異地捐器官續五命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