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李憶祖家中依然保存著當時的錄音帶和資料,包括后來的其他書籍,都快把他那只有五十多平米的家塞滿了。 不斷學習,不斷將所學化繁為簡,不斷“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地講學。雖然李憶祖學的是地質,可講起課來卻不拘泥于專業,涉及天文、地理、環境和法制等課題,其中科普是強項。 為了做好工作,李憶祖還學會了使用電腦、上網看新聞,并自配掃描儀、打印機、速錄筆等設備。目前,已有超過37.5萬人聽過他的課。 十多年堅持下來,李憶祖快成了“萬事通”,什么都知道點兒,“其實就是愛吹牛嘛?!?/p> 對于自己現在的成績,李憶祖笑言,“覺得應該做,就去做了,并沒有想轟動?!?/p> “并沒有想轟動”的老先生卻在自己的人生中,不斷書寫著神奇和精彩:50多歲時,李憶祖和同事各騎一輛摩托車,從烏魯木齊出發,途經11個省、自治區,騎到天津,行程9000多公里;2005年,李憶祖在西藏參觀布達拉宮排隊買票時,當管理人員得知其曾在1972年參與過西藏建設時,讓他享受了不排隊的待遇;2011年,他不顧年事已高,參與央視《地理·中國》的攝制活動,帶著攝制組爬雪山過草地,親力親為…… 如今,年過七旬的李憶祖也是蠻拼的:2015年1月4日,“萬個故事獻祖國”活動在北京大學啟動,李憶祖站在北大講臺上聊起了在新疆的工作;1月中下旬,他又從烏魯木齊跑到博樂做義務講座,坐火車一來一回要十八個小時也無怨言。 問起是什么令他如此拼、如此留戀新疆時,李憶祖哈哈一笑,“新疆山好水好人更好,我熱愛這片土地,想為他們做點事兒?!?/p> |
相關閱讀:
- [ 02-11]新疆“棗送?!鼻榕珖髯逋?/a>
- [ 02-11]洋面孔中國心:李憶祖行走新疆 故事如書
- [ 02-10]新疆紅棗迎來銷售熱潮
- [ 02-10]新疆撿狗頭金牧民離家走親戚 當地加強對其保護
- [ 02-09]新疆50后“微博村支書”登上北大講臺獲粉絲
- [ 02-08]中央5年安排新疆兵團薄弱學校改造計劃專項資金6.26億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