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巡視狠話批央企腐敗:直戳問題核心毫不留情面
2015-02-14 09:02:2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孫勁貞 孫勁貞 |
分享到:
|
直指問題已成反腐新風氣 “無論巡視組說了什么,肯定是以充分的事實依據為基礎的。尤其是說狠話,一定反映出了背后存在很多問題。”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中央黨校教授謝春濤認為,話說得重,是因為問題確實嚴重。 央企問題,成為最近以來反腐工作的重點和焦點。 事實上,除2014年第三輪巡視外,自十八大以來,還有4家央企曾被巡視。在這12家央企中,的確存在許多共有的問題。例如,涉及采購、招投標和銷售腐敗的有7家,超標使用辦公室或公車的有2家,家屬子女“靠山吃山”的有6家,存在買官賣官、帶病提拔等問題的有7家,對違規行為處理不力的有5家,存在公款旅游、吃喝等問題的有6家…… 針對央企的專項巡視反饋情況中,輿論所關注的關聯交易、利益輸送等,轉化成了更為具體的問題。比如華電集團,存在違規向民營企業讓利,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再如中船集團,有的企業部分物資長期由一家供應商提供,或以各種理由指定供應商;又如中國海運,有人開辦私人公司,依托中國海運經營同類業務,面上干工作,底下攬私活,吃里扒外。 在中紀委官網上,公布了被巡視央企的“一把手”們聽取反饋意見時的情景。無論是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還是中船集團董事長胡問鳴,普遍眉頭緊鎖,表情凝重。 事實上,不只2014年第三輪巡視,無論是把2015年首輪巡視全部定為央企,還是近期以來中紀委、國資委的一些會議與表態,都對央企腐敗的問題直言不諱。 2月11日,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張毅發表署名文章,言辭之間,對于央企存在的問題也頗為焦慮。 “我們有些分設的領導班子,開黨政聯席會一般是董事長主持,有的黨委書記是不是都沒有主持過?董事長主持這個會,叫行政會,也叫黨委會,恐怕這個要改一改,要不然黨委書記怎么負這個第一責任?有的企業黨委書記太客氣了,沒有責任追究稀里糊涂的。中央企業今年就要問責一批,抓典型。我希望誰也別當這個典型,趕快把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負起來。中央都講到這個程度了,我們還不落實,還等什么?!” 在謝春濤看來,無論巡視還是專門指出的問題,非常明顯的特點是“絕對不是走過場”。他認為,在中央和公眾的共同重視之下,除了言辭激烈地提出問題所在,還會有更多的實際措施。被巡視單位如果不重視、力度不夠大,很可能面臨巡視的“回馬槍”以及更為嚴厲的問責。 犀利的底氣從何而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已經共計推出了五輪中央巡視。有網民感嘆說,事不過三,但五輪之后,中央巡視組依然隨時具有“上頭條”的能力,說明抓住了核心問題。一個自然而然的問題是,中央巡視組越來越犀利的底氣從何而來? 在受訪專家看來,日漸犀利的言辭背后,是中國反腐的決心,以及日漸成熟的巡視制度。 2月12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十八大以來的中央巡視工作高度認可。會議認為,黨中央高度重視巡視工作,對加強和改進巡視工作作出重大部署,明確了中央巡視工作方針。在黨中央有力領導下,巡視工作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這個中心,著力發現腐敗、紀律、作風和選人用人方面的突出問題,形成有力震懾,做到巡視全覆蓋、全國一盤棋。 而在此前的講話中,習近平直言,中央給了巡視組尚方寶劍,是“欽差大臣”,是“八府巡按”。分析人士認為,這種比喻背后,是中央對巡視工作的重視與信任。 “巡視發現的問題線索,凡是違紀違法的都要嚴肅查處。不要怕問題多,問題多的單位可以把握節奏。要一網打盡,有多少就處理多少。”習近平說,“不管級別有多高,誰觸犯法律都要問責,都要處理,我看天塌不下來。”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巡視組已經巡視了66個地區和單位,實現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覆蓋,工作成效顯著。這其中,既有常規巡視,也有最近以來抓的最多的專項巡視。 在謝春濤看來,目前“巡視制度已經比較成熟”,改進非常明顯。在常規巡視和專項巡視的搭配中,走出了一條很好的路子,探索出了比較好的辦法和制度。他認為,在反腐敗過程中,巡視體現出了越來越多的優勢。 2014年第三輪巡視反饋情況中,13個巡視組都提出還了解到了被巡視單位一些領導人員的問題線索,已經按規定轉中央紀委等有關部門處理。由于巡視組本身是黨中央的“千里眼”,著力于發現問題,所以輿論關注的后續處理情況,都需要其他相關部門按照程序介入。 “巡視工作必須鞏固成果、深化拓展,做到利劍高懸、震懾常在,用最堅決的態度減少腐敗存量,用最果斷的措施遏制腐敗增量。”2月12日的政治局會議指出,要把巡視監督作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重要平臺,作為上級黨組織對下級黨組織監督的重要抓手,作為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結合的重要方式,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有力支撐。 即將開始的2015年第一輪巡視,還未開始就已經有了新詞——“一托二”,意思是每輪一個組巡視兩家,13個組同類同步安排、分批集中匯報。創新的分領域、分行業巡視,為今年的巡視工作拉開大幕。 有理由相信,2015年,中央巡視組還會造出更多新詞。記者 劉少華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