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鄭州2月18日電 (記者 門杰丹)作為除夕重頭戲的年夜飯,是廣大民眾最為看重的家庭宴會。在鄭州,一些年輕人通過微信朋友圈訂購老味半成品年夜飯,既避開了飯店消費高、席位有限,疲于準備、不會做等難題,又可享受實惠和品味,在家品傳統,回憶兒時,緩解鄉愁。 2月18日,在鄭州西郊一農家小院,大廚還在灶臺前忙得熱火朝天,熱騰騰的油鍋里,炸制金黃的蓮夾滋滋響,香味四處彌漫。 “我本身就喜歡做飯,有些朋友不會做,也嫌麻煩,讓我幫忙做,為了讓大家吃到傳統的年夜飯,同時,也滿足我給大家做飯的愛好,我就代勞了。”大廚兼老板史師傅說,這些都是熟食,提前做出來,味道質量就沒有保證了,自己再忙活半天,下午就收工過年。 據介紹,這些半成品年夜飯,主要都是傳統菜品,比如:炸蓮夾、炸帶魚、炸丸子、炸酥紅薯、炸酥肉、扣碗、棗花饃等,為了保證菜品的新鮮,炸制品是提前經過腌制的,菜品使用牛皮紙包裝,存放時間較短,所以,只有在接到訂單后,才會開始做。 “零點的多,沒有團購的,好多朋友包括一些顧客,通過微信朋友圈下訂單,有的人訂過之后,可能認為比較實惠好吃,還會推薦給別的朋友,預定完之后來店自取。”店長王中鑫說,他們早在2007年就開始做年夜飯半成品的集裝箱了,當時,都是老板的朋友及顧客電話預定,數量有限,如今有了微信朋友圈等新媒體,訂購數量也從剛開始100份,增加到了300份,銷量還不錯。 采訪中,幾位取菜的市民道出了他們訂菜的初衷。 “平時上班忙,年底放假又晚,孩子也小,實在不想再自己做了。”30多歲女士姜堰說,以前見父母為了準備年夜飯,從購買到煎炸煮炒得幾天,想想都害怕,自己好不容易放個假,可以多帶孩子玩玩,不想都耗在廚房里,這些買的菜物美價廉,還方便。 “以前都是回家過年,吃母親做的傳統菜,今年有事回不去了,自己不會做,又想吃這些傳統味,買點一樣解決問題。”老家在周口農村的中年男士趙新平說,飯菜吃來吃去,還是喜歡這些傳統味,一吃就想起小時候的事,能解鄉愁。(完) |
相關閱讀:
- [ 02-18]東南話匣子-你的家鄉年夜飯
- [ 02-18]福州軍門社區百位空巢老人歡聚一堂 共進年夜飯
- [ 02-18]年夜飯是全年吃的“最長”的一頓飯
- [ 02-18]福州人“筅堂”迎祖宗 年夜飯整魚有講究
- [ 02-18]福建省、市總工會舉辦慰問各界建設者年夜飯活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