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工者談浙江沿海小城春節:鮮味串年味
2015-02-19 20:58: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黎晶瑛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中新網臺州2月19日電 (記者 施佳秀)2月19日,農歷正月初一,浙江沿海小城—三門縣各街道門可羅雀,位于縣中心的首府廣場卻是一片熱鬧,來自四川重慶的劉為民(化名)正與嫂子和媳婦在麻辣燙攤位前忙碌著,這是他們在該小城過的第六個春節,“這里過年年味跟我們重慶不一樣。” 三門縣,位于浙江省臺州市東北部沿海,全縣轄3街道6鎮1鄉511個行政村,總人口43萬,是浙江省海水養殖第一大縣,被稱為“中國青蟹之鄉”。 春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節前便有來自五湖四海的三門人趕回到這個小縣城過團圓年,往日這個靜謐的縣城停滿了轎車,人聲鼎沸。 受過年過節影響,大年初一當日,縣城多數店面大門緊閉,較往常略顯空蕩,位于縣中心的首府廣場卻人群密集,重慶麻辣燙、安徽大餅、溫州瘦肉丸、四川涼皮……叫賣聲夾雜著談笑聲不絕于耳,這些攤販大多是外來務工人員。 “外出工作的年輕人都回來了,生意比往常好。”劉為民在這個沿海小城賣麻辣燙已經6年,家里有兩個孩子,都在重慶老家,過年不回家為著多賺錢,“年后回家。” 在三門六年,劉為民自稱“新三門人”,他對這個縣城的過年習俗也略知一二,搗年糕、裹粽子、送送灶司老爺……“很有意思。” 作為沿海小城,三門縣過年別有風味,除夕當日,家家戶戶都要請老太公,擺上供品,點香插燭,敬酒燒紙錢,求老太公們照顧家門吉慶,合家老少平安;祭祀祖宗后,闔家圍坐桌旁吃“年夜飯”;晚上室內燈火通明,做到“間間亮”,亦有人通宵不眠,謂之“守歲”;有的人家鍋里焐著粽,灶洞里柴火通紅,婦女們在灶前做著新棉鞋;深夜放鞭炮,謂之“關門炮”。 在劉為民印象中,老家過年一般會吃湯圓,象征團圓,今年在外過年的劉為民坦言并不講究,除夕當天也只是收了攤與家人或老鄉們聚聚吃頓飯。 在這些外來務工人員看來,三門的風味小吃非常有特色,麥餅、食餅筒、松花糕、烏飯麻糍、青團、“推沙”、卷糍、扁食等,個個都有故事和來源。 “我就愛吃三門的小吃,吃著香。”瘦肉丸攤前的王老板表示,盡管自己賣著其他地方的小吃,但是三門的小吃象征著濃濃的“年味兒”。 “鮮味比年味濃。”在這個以鮮味聞名的小縣城,過年小海鮮必不可少,來自安徽的陳大伯感嘆,海邊人過年海味很濃,蟶子、花蛤、青蟹、小白蝦成了三門人桌上的必備,“我們也喜歡上了吃海鮮。”(完) |
相關閱讀:
- [ 02-19]國家大劇院春節賀歲好戲連臺
- [ 02-19]春節中長途旅游陸續啟動 溫暖地區休閑度假受歡迎
- [ 02-19]“這里的年味也很濃”——探訪浙江“高墻內”的羊年春節
- [ 02-19]各地黨政領導檢查春節安保慰問基層民警
- [ 02-19]海峽兩岸春節民俗廟會臺中揭幕 展中原文化
- [ 02-19]“春節霾”引發思考:都是鞭炮惹的禍?
- [ 02-19]本世紀有4次“最晚”春節 陽歷日期都是2月19日
- [ 02-19]民營快遞企業春節期間“放假” 郵政挑起大梁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