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絲路再響“新駝鈴” 中華彌勒形象將首登南極洲
2015-02-19 21:05: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黎晶瑛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中新網寧波2月19日電 (徐小勇 李佳赟)2月18日,中國農歷大年三十晚上,在浙江省寧波奉化市的雪竇寺內傳來一陣陣渾厚的鐘聲,一場為“彌勒文化南極慈旅”舉行的送行祈福大典正在舉行。 2月22日—3月17日,著名陶瓷鑒賞家陳海波將帶領國內頂尖的陶瓷藝術家及其他文化人士,踏上“彌勒文化南極慈旅”,將一尊彌勒瓷佛像和部分佛教題材作品經由阿根廷送往南極大陸。這一次文化意義上的環球旅行,將讓沉寂百年的海上絲綢之路再次響起“新駝鈴”。 據了解,“彌勒文化南極慈旅”之行將向南極周邊的阿根廷等國人民、南半球的中資機構、留學生和海外華人以及各國南極考察機構,展示彌勒文化和奉化地域文化的獨特魅力。屆時,他們將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與當地民眾及社會機構開展彌勒文化系列交流活動。 作為護送彌勒瓷佛像去往南極的彌勒文化大使,雪竇寺惟祥法師表示,針對南極特殊的氣候因素,如今體育鍛煉已成了自己每日的“必修課”。 而對于活動選址南極的初衷,惟祥法師稱,“南極是全球公共的地方,沒有任何國家和界域,是一個和平和諧的地方,這與彌勒文化所倡導的和諧包容尊重的精神是非常契合的。” 在“彌勒文化南極慈旅”活動負責人、陶瓷藝術家陳海波看來,此次活動亦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延續,寧波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兩千多年來,把中國的瓷器、絲綢、茶葉等商品傳播到日本、朝鮮、東南亞甚至西亞、歐洲,影響深遠。 “此次南極探索之旅中,不僅有‘瓷’元素、也有彌勒精神所蘊含的‘慈’文化,將中國文化重要象征的彌勒佛像同彌勒文化帶往南極洲,是從此前生活用品輸出到當今文化輸出的一次前進。”陳海波如是說。 據了解,此次南極之行并非彌勒形象首次走出“國門”,早在2012年,彌勒文化就首次跨出國門“奔赴”尼泊爾。曾多次跟隨彌勒品牌走出國門的惟祥法師表示,海外對彌勒形象并不陌生,在美國電影《地球引力》中出現的彌勒佛像更是代表了西方對彌勒形象的好感和熟悉,相信隨著交流的進一步深化與領域的逐步拓寬,彌勒所代表的積極陽光形象和萬事包容的態度,將更好地展現中國文化的正能量。 奉化是佛教界普遍認同的中華彌勒化身——布袋和尚的家鄉。自宋代以來,奉化被佛教界公認為全球彌勒文化信仰中心和彌勒道場。2008年,高56、7米,迄今為止全球最高的坐姿銅制露天彌勒大佛造像在奉化雪竇山落成。(完) |
相關閱讀:
- [ 02-14]釋疑增信推動海上絲路建設
- [ 02-13]劉奇葆:揚帆海上絲路 實現共贏發展
- [ 02-11]王偉光:中國建設21世紀海上絲路旨在實現共同繁榮
- [ 02-09]“海上絲路——過去和現在”攝影圖片展在福州開展
- [ 02-09]泉州:海上絲路重要起點 鐫刻阿拉伯波斯文明印記
- [ 01-17]福州“兩會”熱議打造海上絲路戰略樞紐
- [ 12-10]泉州多年投入3億多元修繕整治海上絲路史跡游入圍全國“十佳”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