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紅包上演“逼宮”,祝福咋用錢來衡量? 在“紅包大戰”中,人們一邊搶紅包,一邊發紅包,興奮激動的背后也夾雜著難言的煩惱。發紅包者塞錢太少不好意思,紅包太厚增加負擔;搶紅包者只搶不發眾人討伐,多發紅包又常常落得“入不敷出”。 搶了100多個紅包的小楊時不時向群里發個紅包,被很多群友大贊“土豪”,著實讓他體驗了一把“高帥富”的感覺。然而一算賬,他辛辛苦苦搶了120元錢,卻發出去300多元錢,做了“虧本買賣”。 更令人尷尬的是“被逼發紅包”。“本來是圖個樂子,誰知后來卻變了味。”河北的張先生說,有的人發現“虧了本”,紛紛要求領導出血。甚至有網友發帖:“一切不以發紅包為目的的祝福都是偽君子。”“今天能用紅包解決的,咱盡量不要用語言表達。” 面對朋友同事們的“土豪發紅包”的“逼宮”,朱先生也有些不解:“明明是傳遞祝福的紅包,怎么感覺變了味兒?大家在意的,究竟是情誼,還是紅包?” 少在意紅包“厚度”,多體味紅包“溫度” 紅包越來越多,祝福卻慢慢變了味兒。小楊發現,身邊的朋友同事開始攀比紅包金額:搶得少的落荒而逃,只能自嘆不如;搶得多的自鳴得意,仿佛高人一等。 從最初的充滿樂趣,到后來的有些尷尬,很多人搶紅包的積極性受到很大打擊。“看來,再美好的東西,一旦和錢掛上鉤,就有些變味了。親情、友情、愛情,莫不如此。”張先生說。 “塊兒八毛,搶到是運氣;錢多錢少,分享的是感情。”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教授吳亦明認為,搶紅包游戲商業推廣快、參與性強,深受百姓喜愛。但其中一些不好的傾向也值得注意,尤其是一些人過于追求紅包的“厚度”,忽視了紅包的感情“溫度”,對發紅包和搶紅包的雙方來說,都是一種傷害。 在張先生看來,萬事皆有度,過之猶不及,過分追求紅包金額只能讓情誼變味。“搶紅包這事兒,討個好彩頭就行,較真錢多錢少就沒意思了。”(記者凌軍輝、楊洋) |
相關閱讀:
- [ 02-25]春節檔電影票房望達19億 影視上市公司搶“紅包”
- [ 02-25]微信搶紅包成單身青年相親新方式 男生慷慨很受歡迎
- [ 02-25]春節期間市民搶紅包上癮 不少人患干眼癥
- [ 02-25]春節期間市民搶紅包上癮 不少人患干眼癥
- [ 02-24]今起三天福州不太冷 微信搶紅包成單身相親新方式 慷慨型男生很受歡迎
- [ 02-24]微信搶紅包成單身青年相親新方式 男生慷慨很受歡迎
- [ 02-23]逆向遷徙、搶紅包 “新年俗”頻現折射中國社會變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