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是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特有的社會現象,也是中國經濟發展水平東西部嚴重失衡的表象之一。 逃離“北上廣”說易行難 從百度遷徙大數據看,以25日(正月初七)17時為例,遷入最熱城市前十為北京(11.04%)、上海(7.91%)、深圳、東莞、天津、廣州、重慶、杭州、南京、佛山。 25日17時,遷入北京的來源省份排名為河北(45.78%)、山東(9.69%)、河南、山西、遼寧、天津、內蒙古、安徽、黑龍江、湖北。遷入上海的來源省份排名為江蘇(29.47%)、安徽(21.79%)、浙江、河南、江西、山東、湖北、湖南、福建、四川。最熱遷徙線路的前十為德州→天津、六安→上海、阜陽→上海、巢湖→上海、德州→北京、滁州→上海、蚌埠→上海、周口→北京、大同→北京、黃岡→深圳。 可以看出,山東、山西、河南成為京津的人口腹地,安徽成為上海的人口腹地,湖南、湖北成為珠三角的人口腹地,三大城市群格局與人們印象基本一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發達區域仍然是春節遷出與遷入的熱點地區。 春節前,16日(臘月二十八)12時數據顯示,遷出熱點城市前十為北京、上海、深圳、東莞、廣州、杭州、天津、佛山、重慶、寧波。 春節前,人口從大城市遷往中小城市;春節后,人口從中小城市遷往大城市。而在春節期間,各大城市紛紛上演“空城計”,平日寧靜的鄉村卻迎來難得的熱鬧。數以億計的人口從大城市遷入遷出,折射出我國目前“半城鎮化”的現狀。這個“半”字在農民工身上體現更為鮮明:維持生計的工作在城市,生活依存的基礎在農村;家庭成員的一半(丈夫、妻子)在城市,另一半(老人、未成年孩子)在農村;社會保險在城市,醫療養老則在農村。 從中可見,大量的農民工雖然實現了地域轉移和職業轉換,但還沒有實現身份和地位的轉變,數億生活在城鎮里的人沒有城鎮戶口和享有城鎮居民待遇,而這些非戶籍人口成了春運客流的主力軍。 |
相關閱讀:
- [ 02-26]今天南鐵加開66對列車 應對春運“井噴”客流
- [ 02-26]85后“動姐”張子玉:堅守一線8年 只有春運沒有春節
- [ 02-26]“逆春運”,別樣的團聚,別樣的年味
- [ 02-26]云霄縣長王金獅深入一線檢查春運工作
- [ 02-26]建甌汽車站迎來節后客流高峰 增加運力保春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