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真實感” 珍·霍頓最近搬入巴爾的摩的漢普頓社區,附近有藥店、果蔬店、唱片店、酒吧等,生活非常方便。其中一家小店出售各種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如古老的香精瓶、義眼項鏈、塔羅牌等,它們恰恰體現了巴爾的摩的城市風格,令霍頓深深著迷。 與古斯塔夫森不同,霍頓及其男友馬克·溫菲爾德是主動選擇了這座城市。霍頓來自華盛頓特區,溫菲爾德來自北卡羅萊納州,兩人相識前都曾來巴爾的摩訪友,且都愛上了這座城市,于是決定遷來定居。 “華盛頓和巴爾的摩的風格不同,巴爾的摩更合我的口味。”霍頓說:“我沒法說清楚它的氣質,但每次面對它,我都感到活力四射。我愛它的藝術景觀,我愛這里的文化。” 當然,它的生活成本也低得多。霍頓在華盛頓租一間小公寓的錢,在巴爾的摩不僅能住上一套獨立屋,還能節省600到700美元租金和物業費。更重要的是,她覺得在這里能融入社區,發揮作用,而不像在舊金山或紐約成為一個被動的人。“搬到這里,我才有一種真實感。” 多個調查報告表明,“真實感”是年輕人的普遍追求。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去年一項調查顯示,美國青年渴望因為自己的存在而令世界改變。他們中63%向慈善機構捐過款,43%做過志愿者或參加過社區活動,52%簽過請愿書。 皮尤研究中心一項調查顯示,美國青年一代越來越不愿依附于某一機構,無論是政治、宗教還是其他社團機構。這一點使得非傳統城市變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25歲來自得克薩斯州的前高盛公司雇員肖恩·溫說:“我決定來巴爾的摩,因為覺得我可以對這座城市施加正面影響。邁阿密和新奧爾良這些城市都已成熟,我的理想城市是底特律或巴爾的摩,我覺得這些城市尚未得到足夠關愛。” 23歲來自佛蒙特州的福里斯特·米勒是溫的室友,通過“冒險美國”來到巴爾的摩,在一家生物技術公司工作。如今,他已被這里的建筑和文化深深吸引。他喜歡這座城市的謙遜,人們不會炫耀各自的學歷。 “我還喜歡它不那么大,”溫說,“我不喜歡紐約那種巨無霸的風格,像一只巨獸將你吞沒。” |
相關閱讀:
- [ 02-26]盤點美國買房最難十大城市 舊金山居首
- [ 02-26]美國福建工商總會舉行羊年聯歡新春晚會
- [ 02-26]美國福建工商總會舉行羊年聯歡新春晚會
- [ 02-26]美國交還意大利2件遭竊藝術品 價值逾60萬美元
- [ 02-26]美聯儲主席:升息將取決于美國經濟復蘇
- [ 02-26]美國健身界掀喝人奶熱潮 奶媽月賺1200美元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