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在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15-02-28 12:10:39??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陳瑋 周艾連 |
分享到:
|
二、放權限權,堅決打掉尋租空間 簡政放權是釋放市場潛力的關鍵之舉,也是反腐敗的治本之策。這方面我們的決心是堅定的,行動是堅決的。近兩年大幅減少行政審批等事項,放寬市場準入,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同時,放權限權對防治腐敗有釜底抽薪的作用。權力集中的地方往往腐敗多發,從去年審計發現的重大違法違規案件線索看,60%以上發生在行政管理權或審批權集中、掌握重要國有資產資源的部門和單位。權力過多又缺乏監督是滋生腐敗的溫床,治腐需治權。從這個意義上說,簡政放權具有激活力、推發展、促廉政、反腐敗的“一舉多得”之效。 一要以權力“瘦身”為廉政“強身”。簡政放權雖取得重大進展,但這項改革遠沒有結束,還要一鼓作氣向縱深推進。許多企業和群眾反映,現在審批還是多,特別是投資項目前置審批環節多、手續繁、時間長、效率低的問題仍然突出。所以簡政放權還要加碼,今年將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全面清理中央設定地方實施的行政審批,大幅減少投資項目前置審批。放權不僅要看數量,更要重質量,尤其是那些對社會投資創業影響大、含金量高的事項,能取消的都要取消,真正讓市場發揮作用。非行政許可審批要全部取消,堅決堵住這個“偏門”。這里面尋租空間很大,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現象屢禁不止,既延滯了經濟發展進程,又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特別是我們的一些干部受到腐蝕,有的是主動拿權尋錢,有的是被別人拿錢砸權,兩者拍到一起,許多腐敗問題就產生了。對保留的審批事項,要規范審批行為,明確標準,縮短流程,限時辦結,推廣“一個窗口”受理、網上并聯審批等方式,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減少權力尋租。當然,放權的同時還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二要堅決消除審批的“灰色地帶”。放權就要放到位,而且要放而有序、活而不亂,防止改革紅利被截留蠶食、對沖消減。我到地方調研,聽到基層反映,有的審批“明放暗不放”,有的名義上取消了,但換了個“馬甲”,又以備案的名目出現了,辦理過程和審批差不多。還有更突出的,就是政府放權降低了“門檻”,但有的地方中介“高墻”依然林立。有的中介打著政府的旗號,服務亂,收費高,搞壟斷,被社會上稱為“二政府”、“紅頂中介”。有的行業協會,依托主管單位的權力,對企業強制服務,強行收費,如不交錢登記,企業就不能在當地承攬項目。這些中介亂象,使企業負擔不減反增,成為新的市場“攔路虎”,嚴重制約市場活力,也為尋租腐敗提供了機會。對這些問題,必須堅決糾正和治理。這里強調,國務院已經明確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任何部門和各級地方政府不得以任何名義保留,也不能以備案之名行變相審批之實,更不能把權力轉交給與政府部門有千絲萬縷聯系的行業協會和事業單位承擔。明確下放給市縣政府的權力,任何一級都不得截留。要對中介服務進行清理,破除壟斷,規范收費,加強監管。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政府部門徹底脫鉤,斬斷背后的利益鏈條。 三要扎緊管權限權的制度“圍欄”。權易濫用、濫則腐敗。如有的基層干部利用手中的權力,耍盡“權”威,大肆斂財,“小官巨貪”。究其原因,就是公權缺乏有效監督和約束,成了個別人謀私利的工具。所以政府在減權放權的同時,還要以剛性的制度來管權限權,念好權力“緊箍咒”。要用法治的“金箍棒”給政府權力劃定邊界,加快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制度,這是打造法治政府、廉潔政府的“金鑰匙”。權力清單明確政府能做什么,責任清單明確政府該怎么管市場,“負面清單”明確企業不能干什么。通過建立“三個清單”和打造公開便捷的服務平臺,構建激發企業活力的機制,給市場讓出更大空間。這實際上也可以大幅降低企業的成本。影響企業利潤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企業辦事難、成本高,這都是不應該的。今年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都要積極推進制定權力清單及責任清單。還要探索建立和完善負面清單。 當前一項重要工作,是要梳理政府職權和修改法律法規。從今年起用三年時間,對國務院文件進行全面清理,凡是于法無據、有損群眾合法權益的,都要抓緊廢止或進行修改。地方政府也要做好相關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同時,改革過程中涉及現行法律法規需要修改的,要按程序及時修訂,為改革發展和廉政建設提供保障。當然,放權限權的同時,也要強化責任,加強監管。放權不是責任小了,而是責任大了。在推進法治政府過程中,要把清單制度建好,也要把人用好管好。 三、嚴管公帑,確保資金安全運行 公共資金是納稅人的“辛苦錢”,都要用得其所,一分一厘都不能浪費,這也直接反映政府的管理水平。從近年來審計情況看,發現有大量資金沉淀,這是很不應該的。一方面各地稅收大幅下降,都喊著缺錢,解決各類困難群眾的生活問題,給基層公務人員漲工資、發補貼,都要用錢。另一方面又有大量資金趴在賬上沒用,其中的原因要查清楚。財政資金跑冒滴漏、虛報冒領等問題還很突出,抽查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林水和扶貧資金發現,有100多億元被套取挪用,有的還被用于搞形象工程。扶貧款、保命錢都敢隨便亂動,真是膽大妄為。這也說明公共資金管理還存在很大的漏洞,必須以更大力度加強監管,看好用好每一筆資金,更好支持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 第一,政府收支一律納入預算并公開。財政是庶政之母,預算是整個財政管理的綱領。嚴管公共資金,首先要管好預算這個“龍頭”。要進一步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與一般公共預算統籌力度,做到預算一個“盤子”、收入一個“籠子”、支出一個“口子”。要改革和完善中央轉移支付制度,專項轉移支付項目今年再減少三分之一。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必須把公共資金置于公眾的監督之下。不僅中央本級,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和單位預決算都要公開到功能分類的“項”級科目,基本支出要公開到經濟分類的“款”級科目,專項轉移支付要分項目分地區公開。這樣做,就是要把公共資金的用途,在現有條件下最大限度地公開,向老百姓交出一本能看得懂的“明白賬”。同時,政府工作的許多環節都涉及資金和權力運行,要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向社會公開,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社會公益事業等領域都要加大信息公開力度,讓公共資金和權力在“探照燈”和“攝像頭”下運行。 第二,所有公共資金一律接受審計監督。審計是看錢管權的“衛士”。要推動審計監督全覆蓋,對所有納入預算的公共資金、重大投資、重點工程執行進度和效果進行全過程監督,審深審透。今年國家對鐵路、水利、環保和棚戶區改造等領域重大投資較多,鐵路投資總規模預計將達8000億元以上,這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具有關鍵作用。審計要盯緊每個項目,看好每筆投資,牢牢守住資金安全的“底線”和防腐敗的“紅線”,決不能讓國家投下去的錢打水漂,更不能被腐敗分子鯨吞蠶食。 第三,長期趴窩的沉淀資金一律調整回收。當前財政收入增速放緩,而剛性支出增長壓力加大,政府更要精打細算,理好財,管好錢,提高資金使用績效。要上下聯動、多措并舉盤活存量資金,各地區各部門要全面摸清存量資金情況,分門別類提出處理方案,盡快把沉淀的資金調整用到保民生、補短板、增后勁的“刀刃”上。同時抓緊建立長效機制,防止形成新的沉淀。決不能一方面民生需求“嗷嗷待哺”,而另一方面大量資金又“呼呼大睡”。財政撥下去的錢都是有時限要求的,從今年開始,所有超期未用的資金都要按有關規定收回,而且對該花不花、造成閑置浪費的還要追究責任。 同時,對國有資產和企業要從嚴監管。國資姓國,是全體人民的共同財富,決不能讓全民資產變成少數腐敗分子的“私人錢袋”。在推進企業改革改制過程中,要重點規范國有資產評估轉讓,加強國有產權交易流轉監管,嚴格操作流程,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加快建立健全國有企業國有資本審計監督體系和制度,加強對企業重大決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大額資金運作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杜絕暗箱操作,堅決堵住利益輸送的“黑色管道”。嚴格執行國有企業負責人廉潔從業規定,剎住奢侈浪費不良風氣。 |
相關閱讀:
- [ 02-28]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 公布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
- [ 02-27]李克強:望斯方為中國投資提供良好法律環境
- [ 02-27]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 公布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
- [ 02-27]李克強:用減稅降費為“雙引擎”添新動力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