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微信紅包引爆網絡,成為親人朋友之間一種全新的娛樂和拜年方式。然而杭州市紀委日前卻通過其官方微信“廉潔杭州”明確提醒:黨政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收受管理對象、服務對象、私營企業主、與行使職權有關的個人微信紅包,是一種變相的收禮或者受賄行為。 杭州市紀委在其官方微信的文章中明確表示,如果收受上述機構人員微信紅包的金額累計到一定程度,將視事實的性質和情節,追究相應的黨政紀責任。市紀委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雖然每個微信紅包少則幾分,多則200元,但積少成多,仍可能成為一種微腐敗。 杭州市紀委表示,黨員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在收發紅包之時,要把握好尺度,防止變味。要避免收受管理對象、服務對象、私營企業主、與行使職權有關個人的微信紅包,避免上下級之間以微信紅包形式拜年問候,避免收受紅包金額多次累積積少成多。并要求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注重廉潔自律,防范穿上微信紅包“隱身衣”的禮金禮卡,以免觸犯黨政紀的相關規定。 作為一種新型的傳播方式,微信紅包單個金額較小,傳播方式有時一對多,有時一對一,存在發現難、認定難、取證難等問題。但主管部門仍表示對類似的隱形利益輸送不能姑息。據介紹,早在去年9月,中紀委就已將“利用電子商務提供微信紅包、電子禮品預付卡等”列入“反四風”查處范圍。 (記者 張樂) |
相關閱讀:
- [ 09-02]天價月餅披電商微信“隱身衣” 仍接政府、國企訂單
- [ 08-30]開學之際教育部重申“六條禁令” 將微信紅包等納入監督范圍
- [ 02-18]沒綁定銀行卡 多位搶到微信紅包的福州市民無法提現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