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染指下文化圈成"搖錢樹" 代表委員建言整治文藝腐敗
2015-03-03 19:13:2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 姜瀟 王菲菲 楊帆)一面是玉石字畫成了“受賄清單”新“寵”,為投官員所好,助長隱形腐敗歪風;一面是功力不足、筆墨欠佳的領導干部扎堆藝術協會,權力染指文化圈,滋生更多權錢交易;文藝評獎“暗箱操作、利益交換”的弊病,更被中央巡視組“一針見血”地指出……部分在京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紛紛建言:文化界、文藝圈亟須防治“雅腐”,不能淪為腐敗滋生的“后花園”。 “雅好”成為腐敗“馬甲”,反腐打擊還要加大力度 將真金白銀、房產汽車換成古玩字畫,摸準一些官員的“收藏”“雅好”,投其所好予以贈送。價值,心知肚明;變現,隱蔽多樣。近年來,文化“雅賄”現象屢被詬病,因“雅好”滋生的腐敗,已有諸多官員因此落馬。 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愛玉成癡,其受賄總額近八成為玉石,成為“雅賄”的典型樣本。河南省南陽市紀委常委謝先瑩有著近億元的名人字畫,自稱是大書畫家們對自己的“感情投資”。鄂爾多斯市原副市長王會師癡迷攝影,辦案人員從其家中搜出十幾部價值昂貴的攝影器材…… 一些官員利用制度建設的缺陷,故意混淆“正常愛好”“人情往來”與“收受賄賂”的界線。全國政協常委、廣西社會主義學院院長劉慕仁認為,“雅賄”盛行,嚴重危害了黨風政風建設,更影響了文化市場的健康發展。 “藝術品有市場價值,一些官員正是看中了這一點而卷入腐敗的漩渦。”全國政協委員、作家何香久說,“藝術本具有高純粹性、品格性,如今竟成了貪腐的多發之地,令人嘆息。” 采訪中,多位代表委員提出,官員借助此類文化雅好,給貪腐穿上了遮掩性“馬甲”,企圖掩蓋背后的權錢交易。紀委等反腐部門要加大打擊力度,給藝術品市場去去虛火、降降錢溫,還文藝界一片凈土。 |
相關閱讀:
- [ 03-03]俞正聲: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 [ 03-03]加拿大今年將加大遣返中國腐敗分子的力度
- [ 03-03]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是一場輸不起的斗爭
- [ 03-03]政協應主動為反腐助力
- [ 03-03]呂新華:政協不是腐敗分子藏身之地
- [ 03-02]呂新華:反腐斗爭中沒有不受查處的“鐵帽子王”
- [ 03-02]中國“兩會時間”吸引世界目光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