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省市明確今年出臺戶籍改革具體措施
2015-03-04 08:12:21? ?來源:法制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周艾連 |
分享到:
|
□本報記者張維 據《法制日報》記者統計,有7省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今年將出臺關于戶籍改革或其配套措施的規定。分別是:重慶、河南、貴州、陜西、青海、江西、安徽。 其中,河南表示將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意見和促進農民進城八項措施;貴州將制定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實施意見;陜西將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方案;重慶將完善戶口遷移政策和配套措施;青海、江西、安徽等表示要完善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配套政策。 發力2015 國家統計局2月26日發布的《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為2.98億人,其中流動人口為2.53億人。 戶籍改革于去年獲得一系列突破,《居住證管理辦法》已于去年年底由國務院法制辦啟動公開征求意見程序,有望于今年出臺。 戶籍改革也是今年地方政府工作的重點。《法制日報》記者統計,28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均明確將在今年推動和落實戶籍制度改革。 “改革戶籍制度”、“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落實戶籍制度專項改革方案”、“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等這樣的表述,在大多數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均能找到。 目標量化 地方政府戶籍制度改革的目標多描述為“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是唯一將目標量化的省份:“力爭通過幾年努力,促進我省約300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引導約500萬人就近就地城鎮化,改造約450萬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城郊村。” 重慶市政府和青海省政府工作報告的表述更為溫馨,前者為“讓農民工及其家庭成員更好融入城市生活”、后者為“讓他們(進城農牧民)生活得更踏實、更舒心”。 在農業人口市民化上,許多省份明確了重點對象。云南省政府工作報告要求,“重點解決已進城就業定居的農民工落戶問題。”湖北則是要“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長期在城鎮務工經商的農民工及其家屬逐步轉為城鎮居民”。山東提出“著力解決農業轉移人口和外來務工經商人員市民化問題”。 平等賦權 作為深化戶籍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外來人員對于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享有,也為多個省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 例如,廣東省要求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促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不過,一些省份明確這種享有應以擁有居住證為前提。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表示:對在城鎮就業居住但未落戶的外來人口,以居住證為載體,提供住房、子女教育、醫療衛生、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將實行或健全居住證制度的還有北京、上海、廣東、湖北、河南、四川、內蒙古、福建等省區。福建省更是喊出了“推行無門檻居住證制度”的響亮口號。 放開落戶 “放開落戶”作為戶籍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在三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獲得明確。 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稱: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完善相關配套措施。 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全面放開建制鎮和中小城市落戶條件,有序放開大城市落戶限制,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 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也是首次提出了“所有城鎮原則上全面放開落戶限制”。 超大城市則強調嚴控人口規模。北京首次明確提出,“出臺居住證制度,研究制定積分落戶政策”。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完善以積分制為主體的居住證制度,繼續嚴控人口規模。 |
相關閱讀:
- [ 03-04]政協委員俞敏洪:建議讓考生在當地高考戶籍地錄取
- [ 03-03]戶籍政策調整后窗口恢復正常 預受理下月前需辦完
- [ 03-03]男子入獄期間戶籍被注銷 找工作因沒身份證遭拒
- [ 03-02]戶籍政策調整警方“預受理” 近萬人趕“末班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