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3月3日,姚明在北京鐵道大廈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記者才揚攝
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3日在京開幕。全國政協委員姚明3日晚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帶來的關于“推廣專項體育課”的提案與去年自己提出的“賽事審批改革”的建議一個微觀一個宏觀,看似并不相干,但兩者之間相輔相成,存在著內在的邏輯聯系。
“人不能靠強心針活著”
去年4月舉行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姚明做了《取消賽事審批激活體育市場》的發言。他的意見很快引起國務院領導重視,并體現在去年10月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姚明表示,自己的意見被采納感到很高興,但同時也表達了對相應配套落實效果的期待。
“首先(賽事審批改革)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呼聲,這是很多很多人的呼聲,現在體育已經越來越多地被大家所接受,并且不僅僅停留在關注的層面,更多的是體現在參與層面上,”姚明說,“說實話國務院能夠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也是對我的一個強心針,但是人不能只靠強心針活著,我們后面還需要補充配套的管理辦法去落實實施。”
在姚明2日抵達下榻酒店報到時,有記者提出“去年的建議被采納感想如何”的問題,當時姚明簡短地回答道“萬里長征第一步”。在解釋這“萬里長征第一步”的含義時,姚明形象地比喻說:“就像去攻打一個陣地,首先要用大炮轟擊,《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應該就算是我們的頭一炮。但是炮彈打完之后,后面要有騎兵沖鋒、步兵推進,否則陣地永遠還是別人的。所以后邊的配套落實工作還應腳踏實地把它做好,而不能僅僅是依靠空中的炮彈。”
“學音樂必須有樂器”
在今年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期間,姚明帶來了推廣專項體育課的提案。他在提案中分析說,專項體育教學的目標是促使學生在掌握“教學大綱”要求的基本技能的同時,可以至少掌握一種專項技能,了解專業術語、裁判知識,進而理解項目的文化內涵。這樣,學生即使運動能力不一定能達到專業水準,也一定會對這個項目有興趣、懂門道,在贏得自信心的同時,為終身鍛煉奠定堅實的基礎。
“就像只給你看五線譜而不給你鋼琴,你學半天也學不會什么是音樂,但是如果先給你鋼琴讓你聽到美妙的音符,再給你五線譜讓你把音符串聯起來演奏,也許你會有機會成為一個音樂家,或者至少有機會成為音樂愛好者,”姚明說。在他看來,專項體育技能就是學習音樂所要具備的樂器。
“這個提案也是根據調研的一些結果產生的,而不是自己憑空想象的。上海在2011年開始在全市各區縣里各選擇一所中學推廣專項體育課的試點改革。到目前為止已經有4年時間了,達到了一定的效果。我個人去過幾所學校調研之后感覺效果不錯,而且專項體育課可以從另外一方面去提升學生文化學習的能力,相關數據在我的提案中也有列舉。所以我感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做法,希望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姚明說。
據姚明介紹,傳統的體育課模式是以班級為單位,一節課40分鐘,每周上四節左右。而專項體育課每周兩節,每節課80到90分鐘,最重要的是打破行政班的劃分,形成興趣小組,學生可以跨班級、跨年級一起上課。
“經常鍛煉的人都知道40分鐘可能剛剛夠我們熱身,需要另外的時間去進行深度的鍛煉。傳統的體育課很多僅僅是熱熱身,學生們跑一跑、跳一跳可能就結束了,40分鐘也不夠做什么。專項體育課把體育課變成興趣課,對學生們而言就會非常非常有意思,”姚明說。
“體育產業還需體育人口支撐”
據姚明介紹,提案的調研和起草前后經歷了兩個多月,此外還通過一些問卷調查獲得了很多一手數據。
“學生的體質問題我們已經發現很多年了,不僅僅是我們體育界人士,很多教育界包括社會人士都很關注,但是學生的體質還沒有明顯的改善,我希望提出一些具體的、有建設性的建議。在這方面我感覺上海實際上已經邁出了實驗性的步伐,”姚明說。
“現在在一些地方存在學生們喜歡體育但是不喜歡上體育課的現狀,我希望通過專項體育課能夠扭轉這樣的情況,”姚明說,“這與我去年提出的賽事審批改革的建議也是有聯系的,推廣專項體育課是在為未來做打算。體育最終是需要體育人口的支撐,而最大的體育人口是在學校里。當我們把學校體育發展好了以后,在我們可見的未來,體育會有非常好發展。”
“賽事審批改革是一個手段而不是一個目的,目的是要達到激發體育市場的活力、鼓勵資本的投入。但是這些資本如果沒有體育人口、體育人才作為支撐的話,將來就可能形成一些泡沫,”姚明補充說。
(記者吳俊寬、王鏡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