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解讀政府工作報告六大數據
央廣網北京3月5日消息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提到,2014年我國平均每13人中就有1人出過國,寒門學子上重點高校人數連續兩年增長10%以上,2015年GDP預期增長7%......報告中哪些數據最搶眼?哪些數據最關鍵?如何看懂這份成績單?花花第一時間為你帶來權威解讀!
一、7%
報告中提到,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進出口增長6%左右。
【解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對7%的經濟增長有信心
遲福林:2015年,中國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很大。我認為報告中的發展思路很清楚,對經濟情況的判斷也是在點子上。報告中提到我們正面臨爬坡過坎的關口,體制機制弊端和結構性矛盾是攔路虎,提出的改革措施也很務實,所以我對今年實現7%左右的經濟增長是有信心的。
信心的來源有三方面,第一是中國還有巨大的增長潛力,我們正處在一個消費結構升級、消費釋放的重要的階段,這種消費還可以有效的拉動投資。
第二,中國正處在轉型升級關鍵時刻,矛盾問題很多,但是工業的轉型升級,如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城鎮化的轉移升級,如規模城鎮化向人口城鎮化的轉型升級;消費結構的轉型升級,尤其是服務性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多,這樣就給供給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我的信心建立在轉型改革上,這個報告是一個調結構、轉方式、深化改革的報告,提出了很多務實的措施。只要轉型改革能夠有根本性的突破,市場有活力,又會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又一個重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