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特稿:中國經濟新常態專家系列談三】
作者:北京師范大學新興市場研究院院長 胡必亮
理解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必須將我國經濟發展目前所處的新階段及其所表現出的新特征、提出的新要求、出現的新問題、需要的新改革等密切結合起來系統理解與把握。同時,我們還要充分考慮到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后所面臨的新環境,充分利用好新環境所提供的新機遇,為解決新問題、滿足新要求探索新思路,從而促進新發展。從目前情況來看,如何通過加大力度推進我國對外開放新戰略來緩解國內所面臨的矛盾與問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就是一個很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問題。
總體來看,目前世界經濟發展表現出兩個比較顯著的特點:一個是盡管大多數發達國家的經濟形勢并不令人樂觀,但以美國、英國為代表的部分發達國家近年來經濟增長不僅表現出明顯的回升態勢,而且其經濟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金融危機前幾年的平均水平;另一個是盡管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表現近年來比較差,但新興市場國家群體崛起的基本特征與發展趨勢并沒有改變。這就意味著,如果我們 加大力度實施更加開放的對外戰略,既可以爭取到與發達國家進一步深化合作的好處,也可以從與新興市場國家日益增強的密切聯系中獲得更多利益。尤其是如果我們通過深化國際合作從兩個不同的世界里都能得到實惠的話,就會在許多方面對于緩解我國目前的壓力具有重要作用,至少在以下三個方面的意義是比較大的。
一是有助于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與經濟結構升級。一方面,隨著中美、中歐互利共贏、務實合作局面得以進一步拓展,中國的高科技進口增速會加快,我國的精密制造和高端服務業發展水平將隨之以更快速度提升。另一方面,我國與新興市場國家加大其經濟一體化發展程度后,將直接有利于促進我國對外投資的快速發展,并帶動我國在更大范圍內開拓消費品市場。這兩個方面的結合有助于我國產業發展在國際產業鏈體系中找到新的定位,促進其可持續發展。
二是有利于深化我國對外合作,加快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通過實現與歐美經濟的進一步一體化,有助于提升我國的產業結構,服務業尤其是高端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將大幅提高;即使是繼續發展制造業,也應該是節能環保類的高端制造業。通過與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的進一步一體化,可以促進中國制造設備、技術等的出口,加上資金支持,就可以在新興市場國家建立穩定的制造基地, 這樣可以將我國的部分產能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促進新興市場國家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加速發展。
三是有利于加快推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促進我國經濟制度建設與完善。就我國目前在農業、金融、國際貿易、國際投資、環境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體制與制度建設而言,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比較大的差距,我們需要通過深化改革來不斷地縮小這方面的差距。歐美發達國家在這些方面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可供我們學習;不少新興市場國家尤其是拉美國家在金融改革、產權制度等方面也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教訓,可供我們借鑒。
十八大以來,我國已經加快了對外開放步伐,并在不長的時間里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目前良好的發展勢頭,著力推進以下幾項重點戰略,將我國對外開放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從外部環境改善的方面來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戰略。通過這樣一個大戰略,將中國的經濟發展與世界上三分之一左右的國家(65個國家)、近三分之二的總人口(44億人口)和近三分之一的全球總產出(21萬億美元)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在促進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同時,造福于這些國家的人民,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其次,積極實施為新興市場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金融支持的戰略。通過與其他國家一道新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而重點為亞洲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金融支持;通過與金磚國家一起新建金磚國家開發銀行而重點為金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金融支持;通過與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共同新建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而主要為中亞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金融支持;等等。除了為建設項目提供直接的資金支持外,這些主要為發展中國家實現互聯互通而提供金融支持的新國際金融機構的建立,也有利于改進當前的國際金融治理秩序,更好地為促進南南合作和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再次,進一步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設戰略。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設不僅關系到兩國的政治互信,也直接關系到兩國的經濟合作與發展,因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重要內涵之一就在于通過務實合作而實現兩國之間的利益交融。在這樣的新的戰略框架下,美國將逐步放寬高科技產品對中國的出口限制,中國則會進一步對美國投資者開放其服務業市場。兩國在貿易與投資方面的一體化程度也會繼續加強。
最后,在已經取得很好成績的基礎上,繼續推進《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的圓滿完成,與歐洲各國共同努力,把中歐經濟合作推向一個更高水平的發展新階段,為早日建設成為一個更加開放、更有活力、更有效率、一體化程度更高的亞歐大市場而做出我國應有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