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常態下如何描繪環保“新畫卷”
2015-03-05 16:45:27?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編者按】2015年“兩會”期間,光明網邀請眾多領域的權威專家結合兩會熱點撰寫評論文章,今天刊發的是<光明時評專家評兩會>系列評論第一篇——《李佐軍:經濟新常態下如何描繪環保“新畫卷”》。敬請關注! <光明時評 專家評兩會> 李佐軍:經濟新常態下如何描繪環保“新畫卷” ——系列原創評論之一 全國“兩會”已在京正式召開。全國政協發言人呂新華口中的“奧林匹克藍”余音未了,“兩會藍”已至。2015年大氣污染這一議題被寫入28個省(市、自治區)的政府工作報告,15個省(市、自治區)提出“治霾”,不少地方還對空氣治理提出了“硬指標”,鐵腕治理的決心可見一斑。全國兩會會場上,如何治理霧霾依然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在光明網“2015兩會‘對焦點’——老百姓眼中的改革熱詞”網絡調查中,“環保治污”得票11931,眾多網友將其選為最關注的議題之一。在經濟新常態下,環境保護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這必將對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環保新常態是全社會期望出現的環境保護好狀態。先有“環保新常態”,后有“環境新常態”。環境新常態表現為:空氣是清新的,水是干凈的,土壤是無污染的,生態是正常循環的,人與自然之間是和諧的。環境新常態不會自動出現,環保新常態更不會自動出現,需要倡導和引領。 經濟新常態離不開環保新常態。經濟新常態應是環境友好的經濟狀態。如果經濟發展依然依賴于破壞環境的話,則經濟就還沒有進入新常態。“先污染,后治理”是經濟舊常態的表現,“少污染,強治理”才是經濟新常態的表現。 環保新常態是一幅需要我們努力描繪的“畫卷”。 其一,環保是全領域覆蓋的。環境是一個整體,不同地區的污染是相互影響的,不同污染物是相互影響的,因此環保不能局限于局部,而要著眼于全領域。空氣污染需要治理,水污染、土壤污染、光污染、聲污染、電子污染等都需要協同治理。華北地區的污染需要治理,西北地區、東北地區等的污染同樣需要協同治理。地表水污染需要治理,地下水污染、海洋污染等也需要協調治理。平原地區的污染需要治理,高原地區、沙漠地區的污染同樣需要協同治理。實現環保新常態,就必須在全領域進行環境保護。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