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擔心以色列“攪黃”核談 抨擊以色列“恐伊”
2015-03-06 09:57: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瓊 陳暉 |
分享到:
|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3日在美國國會山的演講到底達到什么效果?內氏一再重申達成伊朗核協議將是一個“很糟糕的協議”,它不會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只會為伊朗制造核武器鋪平道路。伊朗媒體與政要4日接連猛烈抨擊內塔尼亞胡的“恐伊癥”演講只不過是為即將到來的以色列議會選舉造勢,是做給國內某些人看的“欺騙性表演”。許多伊朗人擔心美國最終可能屈服于以色列意志。有分析認為,伊朗核談判被內氏“攪動”,美國國務卿克里4日馬不停蹄赴沙特訪問,以緩解海灣地區對伊朗核協議的擔憂。 伊朗迅速猛烈抨擊內塔尼亞胡的演講,《德黑蘭時報》稱其為“無聊而重復的陳詞濫調”,伊朗外交部發言人抨擊內塔尼亞胡的“恐伊癥”演講只不過是為即將到來的以色列議會選舉造勢,是做給國內某些人看的“欺騙性表演”。伊朗議長拉里賈尼4日表示,面對伊朗可能與六大國達成核協議時,內氏講話表現出以色列“對伊朗在中東影響力的恐懼及對以色列的未來感到絕望”。伊朗總統魯哈尼4日在內閣會議上稱,雖然全世界都認為舉行核談判取得結果是有益的,“一個不遵守國際法的政權卻發出了反對伊朗核談判的聲音,這種反對聲音是沒有效果的”。 但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稱,許多伊朗人擔心美國最終可能屈服于以色列意志。伊朗人對于美國本來就缺乏信任,美國眾議院議長博納對內塔尼亞胡爭議性的邀請增加了這種不信任感。伊朗人更擔心,隨著美國政府的更迭,即便達成核協議也許會變成“一紙空文”。此前,蓋洛普民調顯示,70%的伊朗受訪者希望達成核協議,解除制裁。 內塔尼亞胡的演講也遭到國內指責。3月17日,以色列將舉行大選。民調顯示,多數以色列人認為內氏在美國國會演講的效果有限,不會對美國的伊朗政策產生影響,還質疑內氏為了爭取選票做出“危險政治動作”。以色列國家安全研究所研究員、前駐歐盟大使埃蘭表示,內氏應該以一種更好的方式表達訴求,與美國國會兩院充分協商,而不是采取可能損害以美關系的行動。 “為內塔尼亞胡演講叫好的不乏其人,”美國《華爾街日報》表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眾議員斯圖爾特撰文表示對內塔尼亞胡觀點的支持,并提醒美國政府,“就我的經驗,伊朗不是一個可信賴的談判對象”,他表示伊朗“已發動針對西方的暗戰多年,明顯與我們為敵”,繼續與伊朗謀求達成核協議將“威脅以美兩國的安全”。美國《大西洋雜志》專欄作家哥德堡表示,內塔尼亞胡對伊朗動機的警惕是有道理的,誰也不希望伊朗真的擁有核武器,但他對空襲伊朗的執著是“不切實際的”,或許空襲能遲滯伊朗獲得核武器數年,但這樣做反倒刺激伊朗認定核武器是必須獲得的自衛手段,且令本已漸漸生效的制裁變得毫無作用。該作家認為,內塔尼亞胡只是不斷說“這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卻從來說不清楚到底“該怎么做”,這讓美國很惱火。英國《金融時報》社論稱,其實內塔尼亞胡演講的意思就是“唯一阻止伊朗發展核武的方法是發動戰爭”。 4日,國務卿克里結束與伊朗外長扎里夫的會談后赴沙特訪問,5日在利雅得空軍基地與海合會六國外長會晤。半島電視臺網站評論道,此舉主要目的是安撫海灣國家。以遜尼派為主的海灣六國一直對什葉派大本營伊朗心存戒備,不愿看到美國對伊朗在核問題上的“妥協”。 有美國官員透露,奧巴馬將在3月底前評估是否值得繼續與伊朗核談判。白宮發言人一方面強調美以關系的重要性,表示如果伊朗不遵守核協議,“任何選擇包括軍事選擇都是可能的”;另一方面稱“達成核協議的概率是五五開”,理由是伊朗政治前景叵測。有分析稱,伊朗核談判進程經內氏“攪和”,本已初露轉機的談判再蒙陰影。(記者 韓曉明 李勇) |
相關閱讀:
- [ 03-05]外媒:在也門遭綁架伊朗外交官獲釋 返回德黑蘭
- [ 03-05]外交部: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談判進入關鍵階段
- [ 03-05]伊朗拒絕奧巴馬核協議條件 稱其過分并違反邏輯
- [ 03-05]美以關于伊朗核問題的步調出現混亂
- [ 03-04]國際原子能機構將于3月9日與伊朗舉行技術會談
- [ 03-04]美媒:伊朗在伊拉克影響力增加引發美國擔憂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