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或以7%左右增長20年
2015-03-06 12:11:0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 劉斐 蔡敏 王建華)經濟分析人士說,中國經濟很可能會以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20年,這符合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潛力和中國發展戰略的需要。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的年度預期目標。 這是最近10年來中國政府確定的最低經濟增長目標。 政府工作報告還進一步提出,以這樣的速度保持較長時期發展,實現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就會更加雄厚。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盧鋒說,“7%左右”的增長速度屬于“中高速”,從中長期發展趨勢來看,中國有潛力以這樣的速度增長20年。 李克強總理年初在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時表示,以中高速再發展一、二十年,中國的面貌就會持續改善,也會給世界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由于中國經濟規模已超10萬億美元,基數增大,即使是7%的增長,年度現價增量也將達8000多億美元,比5年前增長10%的數量還要大,相當于一年給世界新造了一個中等經濟體。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經濟增長預期7%左右,考慮了需要和可能,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與經濟總量擴大和結構升級的要求相適應,符合發展規律,符合客觀實際。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林毅夫說,對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而言,在新常態下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雙中高”,既有可能,也很必要。 他認為,若不然,不僅會減緩跟發達國家收入差距的縮小,也會影響中國2020年發展目標的實現,并且可能會在就業、金融、財政等方面出現問題。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據林毅夫去年9月的測算,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翻番目標,中國年均經濟增速自2014年起至少要達到6.8%;為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目標,年均經濟增速則不能低于7%。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認為,“7%左右”的波動值可以是0.2個百分點,這是目前中國經濟可以接受的。 中國依然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截至去年,尚有7000余萬農村貧困人口,且面臨東中西部區域發展不均衡、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等問題。 與世界頭號經濟體美國相比,中國經濟總量僅相當于美國六成左右,人均GDP不足美國的七分之一。 祝寶良表示,按現價匯率計算,如果中國經濟以7%左右的速度增長20年,其規模將達40萬億美元左右。他說,即使對經濟增速進行小幅下調,中國經濟規模超越美國也只是個時間問題。 為確保人均GDP依然很低的中國實現2020年目標,必須留有一定的余量空間,使新常態初期的經濟增速保持在7%左右的中高速,為更加深入地實施結構性改革創造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對沖外部經濟環境的意外惡化。 對于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而言,經濟增速過低會帶來系列衍生問題,累及結構調整、就業保障、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 僅就經濟增長而言,如果速度過快下降甚至失速性下降,將會造成政府公共開支減少、社會失業率陡然上升和居民收入增速劇烈下滑,從而超出了社會的可承受度。 |
相關閱讀:
- [ 03-06]美聯儲稱美經濟持續擴張 嚴寒天氣打擊消費活動
- [ 03-06]美國凍結俄兩家銀行資產 經濟制裁對俄帶來沖擊
- [ 03-06]國家批準建設“海峽兩岸(溫州)民營經濟示范區”
- [ 03-06]外媒高度關注中國經濟增長目標減速至7%左右
- [ 03-06]創客正在創造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未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