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熱議:李克強提的“互聯網+”是個啥概念?
2015-03-06 19:34:41?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 責任編輯:陳瑋 陳暉 |
分享到:
|
人民網北京3月5日電(趙竹青)今天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該說法一經提出,立刻激起千層浪,眾學者5日中午在“創新2.0研究群”中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在今天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指出,新興產業和新興業態是競爭高地。要實施高端裝備、信息網絡、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等重大項目,把一批新興產業培育成主導產業。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國家已設立400億元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要整合籌措更多資金,為產業創新加油助力。 “李克強談的‘互聯網+’很有意思。” 北京大學移動政務實驗室宋剛博士開場就表達了對這一新名詞的興趣。宋剛將它看作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新形態、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 “互聯網+提出的背景與思路,有點類似美國的工業互聯網理念。” 北京大學博士、高級工程師、超圖軟件先進技術實驗室主任黃騫補充道,“互聯網+”是希望用國內相對優質與國際領先的互聯網力量去加速國內相對落后的制造業的效率、品質、創新、合作與營銷能力的升級,以信息流帶動物質流,也會與一帶一路整體戰略相結合,推展整體產業的國際影響力。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副主任、碩士生導師付志勇將此概括為“信息化促進工業化”的提法的升級版。他說,比如在智慧民生服務當中,利用“互聯網+”可以促進市民真正參與到服務創新中來。“之前我們的學生基于創新2.0的理念做過一個叫做CityCare的項目,通過市民移動端的應用收集對社區的意見和建議,發動其他社區成員點贊支持,從而推動管理部門做出改善,之后改進的結果又可以反饋給市民。”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黃璜對此表示同意。他進一步說,“互聯網+”是兩化融合的升級版,不僅僅是工業化,而是將互聯網作為當前信息化發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來,并與工業,商業,金融業等服務業的全面融合。這種融合不是簡單的疊加。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一定是大于二。“我想其中關鍵就是創新。只有創新才能讓這個+真正有價值,有意義。” 重慶大學新聞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潤喜說,“中央已經很清楚地意識到互聯網在整個國民經濟中間的重要性,不僅是互聯網作為信息化的核心與工業化交融,今年一號文件也講了要大力發展互聯網農業,由此看來,互聯網+是一個很綜合的概念,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引擎。” |
相關閱讀:
- [ 03-06]2015年李克強對人民的承諾
- [ 03-06]李克強“述職”親寫“有權不可任性”引臺媒關注
- [ 03-06]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福建代表團審議工作報告
- [ 03-06]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
- [ 03-06]國內|李克強:有權不可任性 "新提法"引網友點贊|"任性"一詞 總理親自添加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