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年間
2015-03-07 07:36:4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瓊 陳暉 |
分享到:
|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講話強調,從加強頂層設計、調整優化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加快推進市場一體化進程等七個方面著手,大力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三地協同發展成為重大國家戰略一年后,京津冀在產業、交通、生態等方面的合作進展如何?今年兩會,記者采訪了來自三地的代表委員。 產業轉移加速 中關村向河北輸出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1.3倍 “為疏解非首都功能提供了機遇,為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提供了空間,為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提供了條件。”3月6日,在北京團開放日上,北京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士祥代表用三句話概括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意義。 “解決北京的大城市病,僅僅靠北京自身的努力是有限的,必須在更大范圍內來謀劃、來統籌、來推進。”李士祥說,表面看,北京的問題是人口過多帶來的,深層次上看是功能太多帶來的,這就需要適度疏解北京的功能。“疏解非首都功能,首先要回答往哪疏解、誰來承接的問題。”從北京區位特征看,北京周邊被河北固安、三河等14個縣(市)以及天津的武清、薊縣環繞。河北、天津是承接非首都功能的天然最佳選擇。 過去一年,北京搭建30個產業合作對接平臺,推進了50多個重點轉移項目,首鋼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張承生態功能區、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等重點功能區正有序加快推進,調整疏解非首都功能步伐明顯加快。 “中央提出環渤海和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推動產業轉移。”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和誼代表介紹,北汽在河北滄州地區已經建設了汽車產業園區,今年4月1日,將正式開工建設北京現代第四工廠。 去年,北京中關村向河北輸出的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1.3倍,有效增強中關村影響力和輻射力,形成了創新共同體。“京津冀協同發展有效實現地區之間的資源互補,推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尤其是信息產業的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電子公司董事局主席鄧中翰代表說,中星微公司已經實現研發在北京,產業化在天津。 交通連接便利 天津在京冀的“無水港”增至10個,京津空鐵聯運一小時通達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必須交通先行。”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代表認為。 黃興國介紹,天津全力構建服務區域、緊密銜接、高效便捷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建成了津秦客運專線,打通了一批省市間“斷頭路”和“瓶頸路”,京津城際延伸線、京秦高速公路天津段加快建設,京津第二城際、津石鐵路納入了國家區域交通一體化發展規劃。在京冀設立的“無水港”增至10個,與河北省合資組建了渤海津冀港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港口資源整合邁出重要步伐。濱海國際機場2號航站樓建成運營,異地候機廳達到12個,京津空鐵聯運實現一小時通達。 天津濱海新區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局長霍兵代表說,應逐步降低北京作為交通單一中心的磁力效應,提升天津區域交通樞紐功能,形成雙交通中心格局,有效引導首都功能疏解和城市群協同發展。“應加快形成多中心、網格狀、全覆蓋的鐵路和公路路網格局。” 霍兵坦言,京津冀區域交通一體化目前仍有亟須突破的重點問題:“京津間交通聯系便捷,但天津至石家莊、保定、承德、張家口鐵路運行時間長達4小時以上。”對此他建議,盡快推動京津間第二條城際鐵路的實施。依托京唐曹城際,建設津承鐵路,形成天津中心城區經寶坻、廊北三縣、通州新城至北京中心城區的軌道出行通路,輻射承德及冀北區域。在京津間形成天津直達北京中心城區、銜接北京南北軸、東西軸的三條城際軌道格局,實現天津與北京空間結構的一體化充分對接。 |
相關閱讀:
- [ 03-06]中國大部氣溫回升 京津冀霧霾8日逐漸消散
- [ 03-06]河北環保廳長陳國鷹:京津冀應統一排放標準
- [ 03-06]交通運輸部部長: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今年出臺
- [ 03-02]黃其森考察天津薊縣 泰禾搶食京津冀一體化紅利
- [ 02-28]京津冀將建城際鐵路網 擬建平谷線預計1小時到京
- [ 02-27]京津冀一體化挺石家莊房價 投資客遇違規項目停工困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