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愛護眼睛一樣保護環境
2015-03-10 11:04:5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暉 |
分享到:
|
中國科協副主席馮長根代表 建議設立科學家博物館 生態文明講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注重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要把科學技術作為重要的手段,把科學家作為重要力量,充分吸收科學家思維。在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建議盡早立項啟動建設科學家博物館。 博物館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結晶,人類知識的寶庫。中華民族是一個富于創造力的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史上產生過許多重大發明創造。特別是進入20世紀以來,我國在一些重要關鍵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式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注重整體思維和可持續發展,這樣的思維和精神對于生態文明建設有著獨特的優勢,在這種文化滋養下產生了許許多多具有這種優秀科學精神和思維的科學家。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將是一座展現與科學家群體相關內容的大型博物館,集中展示我國廣大科學家艱苦探索、銳意創新的奮斗歷程,從而達到“宣傳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目的,對于建設生態文明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建設中國科學家博物館,打造全國科技工作者的精神殿堂和情感家園,建設中國科學家研究基地和國家級宣傳平臺,既確有必要,又切實可行。 (本報記者 姜 潔) 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邵志清代表 加快建設特高壓電網 目前,國家正在建設“兩交一直”特高壓工程,將于2016年全部竣工投產。屆時,“兩交一直”將錫盟煤電、寧東和淮南煤電及風電送到東中部,將新增輸送能力2600萬千瓦,可以減少東中部地區,尤其是京津冀魯、江浙滬等地區的煤電裝機,減少燃煤運輸612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28億噸、二氧化硫32.53萬噸、氮氧化物34.15萬噸。 為此,建議將特高壓電網發展規劃納入國家“十三五”能源電力規劃。結合大型能源基地建設,加快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智能電網;盡快核準建設相關特高壓工程,保障東中部地區電網安全和電力供應,落實國家清潔能源發展戰略,治理大氣污染。 (本報記者 勵 漪 姜泓冰) 重慶市武隆縣委書記何平代表 增強生態區的造血機能 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僅是指簡單的污染控制和生態修復,更是一種系統發展、科學發展、綠色發展的理念。就具體表現而言,就是指既要保護好生態,又要實現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 武隆生態旅游資源得天獨厚,重慶市委、市政府將武隆納入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賦予生態保護的首要任務。近年來,由于堅定不移地走生態保護發展之路,武隆初步實現了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的雙贏。下一步,武隆深入實施“綠色崛起、富民強縣”戰略,更加注重生態建設。 建議國家層面建立健全環境資源產權制度、生態建設補償制度、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生態修復制度、生態文明考核評價制度等。同時,要加大直接性補償力度,在保障居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同時,增強生態區的造血機能,逐步擺脫貧困。 (本報記者 李 堅 成 慧) 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代表 重視渤海灣生態安全 目前,渤海的生態環境不容樂觀。作為全球11個典型的封閉海之一,渤海水交換能力差,自凈能力有限,更新周期長達15年左右,幾十年的污染積累很難在幾年內消除。渤海灣海洋生態安全的缺失,嚴重影響京津冀一體化及環渤海地區的循環經濟及海洋經濟的發展。 建議國務院落實“渤海灣海洋生態安全監控及其綜合治理”相關工作,將“建立環渤海污染統籌防治機制、事故預警預報和應急聯動機制”上升為國家行為,強化環渤海各省、市大區域的環保戰略意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區域性污染統籌防治機制。 (本報記者 靳 博) 節能減排 我國節能環保市場潛力巨大,要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新興的支柱產業。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河南安陽市市長馬林青代表 向環境優化增長轉變 去年全國各地治理霧霾采取了許多有效措施。河南安陽市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開展大氣環境集中整治活動,嚴厲“控污、控煤、控塵、控車、控油”,累計投入資金2.9億元,關閉、取締企業360家,停產治理企業567家,減輕霧霾的發生。 治污不是發展的停止和倒退。把大氣污染防治與調整產業結構、深化改革等有機結合起來,推動由“環境換取增長”向“環境優化增長”轉變。為此建議:一是建議國家擴大大氣污染防治政策、資金支持覆蓋面,在工業企業設備更新、技術改造、產品結構調整等方面給予重點地區大力支持。二是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建立健全科學考評體系。治理大氣污染僅靠限產、限排、限行等措施,還不能起到“治本”功效,要充分發揮制度的導向作用,調動政府部門、企業、社會公眾廣泛參與。三是在大氣污染嚴重的老工業基地城市開展試點,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有效模式。 (本報記者 馬躍峰 寇江澤) 河北省環保廳廳長陳國鷹代表 環保標準不能參差不齊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不一,也難成方圓。目前,各地環保標準參差不齊,除了國家標準,又有各自的標準。環保法明確地方政府可以出臺嚴于國家標準的法規,比如河北省的鋼鐵標準就嚴于國家標準,但京津冀地區一些城市并不執行這樣的標準。 標準不一致對企業不公平。排放標準不一樣,環保成本也不一樣。環境治理不能各自為政,否則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必須實行“一盤棋”,深化協同治霾的效果。因此,建議國家統一環保標準。標準統一后,有利于開展聯合執法、交叉執法。比如在APEC會議保障上,開展過跨區域執法。京津冀協同發展后,這種聯合執法、交叉執法應該成為常態。 |
相關閱讀:
- [ 02-13]廈門兒童公園啟用人氣旺 場地設施請愛護
- [ 01-22]愛護人民幣不是一句空話
- [ 01-22]網友曬99張百元鈔票折成玫瑰花 律師:應愛護紙幣
- [ 12-11]地球只有一個 愛護環境人人有責
- [ 12-09]王力可拍攝綠色環保大片 化身仙子呼吁愛護大自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