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問題國際談判進關鍵時刻 法美仍存意見分歧
2015-03-11 10:36:25??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瓊 陳暉 |
分享到:
|
隨著3月31日達成協議最后期限的迫近,伊朗核問題的國際談判再次進入關鍵時刻。7日,法國外長法比尤斯在法國外交部會見了到訪的美國國務卿克里,雙方主要就伊朗核問題協調立場,但作為伊核問題六國(美國、法國、英國、中國、俄羅斯和德國)中的重要成員,法美對于談判的意見并不一致。 在會后的記者會上,法比尤斯發出的信號被法國媒體普遍解讀為較為強硬。他說:“談判在一些領域取得進展,但如果想達成一項框架協議各方還存在分歧?!狈▏J為,首先,伊朗方面必須大幅削減用于鈾濃縮的離心機數量,確保其無法制造核武器。其次,必須對伊朗在核能領域的“研發能力”采取限制措施,防止其繼續提高鈾濃縮的能力,以切斷民用和軍用核技術的“轉換通道”。第三,各方應該對最終協議的“有效期”做出承諾。最后,應該在核查機制方面取得更大進展,從而有效監督伊朗方面履行協議。 除了強調法國在伊核問題談判中的上述立場,法比尤斯還4次提出,在最后期限到來前伊核問題六國應與伊朗達成一份“可靠的協議”。此外,他還再次提到伊核問題談判是“多邊的”,并不是只有美國和伊朗的雙邊會談。 盡管法國外交部門人士澄清,法國的相關表態是為了在3月15日談判重啟前對伊朗施加壓力,但分析人士認為,法比尤斯的表態說明法美兩國立場存在差距,法國對目前各方正在討論的協議文本并不滿意,也意味著法國對一直由美國主導的談判進程在節奏和成效方面都有“一定看法”。 近兩周來,美伊兩國之間以及伊核問題六國與伊朗之間的談判節奏似乎有所加快,但都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上周,美國國務卿克里與伊朗外長扎里夫在瑞士蒙特勒進行了3天的閉門談判。緊接著,克里展開了一次“解釋之旅”:先是奔赴沙特與沙特國王和海灣國家外長分別舉行會談,通報與伊朗核談判的相關情況,試圖緩解海灣國家對美伊關系可能緩和而產生的疑慮。隨后,他又馬不停蹄地奔赴巴黎與歐洲盟友再度協調立場。 針對法比尤斯的擔憂,克里在會后向媒體發表講話解釋稱,這不是一個雙邊談判,所有的伙伴一直在分享信息,提出建議。他還表示,美國和歐盟就伊核問題六國與伊朗代表的新一輪談判的目標和戰略達成了共識,但伊朗需要向世界證明沒有發展核武器。 值得注意的是,克里稱美國并不急于和伊朗就伊核問題達成協議。按照此前的日程表,各方應在今年3月底前將達成一項框架協議,之后商談具體技術細節,并在6月底達成最終具體協議。目前美國的態度似乎發生了微妙變化,有關人士也有意淡化“3月底”這一時間節點,而是強調“爭取如期達成并宣布一個全面協議”。 有法國媒體分析認為,克里當前的首要目標可能已不再是在3月底前達成框架協議,而是轉為尋求有關各方為最終達成協議形成“初步共識”。分析稱,美國國會對伊核談判總體持懷疑態度,并威脅在談判結束前就對伊朗采取新一輪的制裁措施,克里當前一系列外交行動的目的就在于“爭取外部共識來向內說服國會以贏得時間”。但這無疑給最后期限已經一拖再拖的協議達成增添了不確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了白宮和美國國會在伊核問題上的矛盾。 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球已經踢到伊朗腳下,在目前的談判中技術層面已經不再是問題,現在需要的是各方政治意愿。但事實上,除了與法國等伊核談判相關國家保持協調立場之外,如何在美國國內統一政治意愿是擺在奧巴馬政府面前的另一道難題。 |
相關閱讀:
- [ 03-09]美土將合作訓練反對派 伊核談協議非常合理
- [ 03-09]奧巴馬:伊核談協議非常合理 可測試伊朗誠意
- [ 03-06]伊軍收復行動使約2.8萬人流離失所 伊核協議值得美努力
- [ 03-06]李學江:盡管美以分歧公開化 伊核協議值得美努力
- [ 03-06]美伊核談未達成協議 伊朗擔心以色列"攪黃"核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