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評:日本應抓住反省侵略歷史性機遇
2015-03-12 15:46:34??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瓊 陳暉 |
分享到:
|
今年因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等一系列歷史節點而被視為一個重要的年份。 對戰勝國而言,這是銘記歷史的關鍵之年,而對戰敗國日本而言,則是反省歷史的機遇之年。 春回大地之時,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周年的序曲已經奏響。2月底,聯合國大會召開全體會議,協商一致通過中國、俄羅斯等80余國提出的“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決議草案,決定將于今年5月舉行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特別會議。 作為當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參照其他國家的做法,將在勝利紀念日舉辦包括閱兵式在內的紀念活動,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辟未來。 3月8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回答日本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會向所有的有關國家領導人和國際組織發出邀請。“不管是誰,只要誠心來,我們都歡迎。” 世界上愛好和平的人們,尤其是深受日本侵略者戕害的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的人民,無不希望日本當政者能夠抓住這一系列歷史性場合,對二戰罪行深刻反省,以取得亞洲國家的諒解。 作為二戰加害國,日本在一些敏感問題上曖昧不清,使歷史問題多年來困擾中日關系。韓國總統樸槿惠1日也表示,韓國政府一直致力于開啟立足于正確歷史認識的21世紀韓日新合作時代,但令人遺憾的是,由歷史問題引起的矛盾始終橫亙在兩個鄰邦之間,無法拉近兩國民眾內心的距離。 1995年8月15日,時任日本首相的村山富市在戰后50周年之際發表談話,承認“日本殖民統治和侵略給世界尤其是亞洲各國人民造成極大的損害和痛苦”,并表示“深刻反省和歉意”。戰后60周年的2005年,小泉純一郎發表的“小泉談話”也沿用了“村山談話”的關鍵表述。 日本領導人在這兩個關鍵節點做出的關鍵聲明態度端正,沒有讓亞洲人民失望。但正如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呂新華2日指出,總體上,日本包括現政府領導人在內的大部分政界人士從來沒有像德國領導人對納粹帝國屠殺猶太人那樣深刻反省,真誠道歉,取信于國際社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靖國神社拜鬼、修憲以及公開美化侵略戰爭、否定南京大屠殺和強征慰安婦等侵略罪行,日本當政者的所作所為,引起了中韓等受害國的強烈譴責與深切憂慮。 今年,日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稱將有望發表“安倍談話”。日本媒體近日報道,一個專家組已經開始商討幫助安倍起草“紀念二戰結束70周年”的聲明。日本當政者能否在這一屬于日本自身的歷史場合,正視歷史,進行反省,受到各國的高度關注。 作為二戰加害國,德國戰敗以后曾對納粹歷史進行了認真的清算。在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的慶典中,德國總理默克爾還受邀出席了有關活動。 這位德國總理在訪日行程中,多次重申正視歷史的必要性,被外界解讀為是在提醒同為二戰戰敗國的日本。9日,她在東京的一場演講會上指出,正視歷史是戰后德國與鄰國實現和解的關鍵,德國坦率面對歷史,并由此得到鄰國諒解,德國才得以重新被國際社會接納。 中日兩國是無法搬家的近鄰,都是地區和世界大國,對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力。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對日本體現了寬宏大量,一直將少數軍國主義者的罪行和廣大日本人民區分開來。 縱觀2000多年的兩國交往史,其中雖有一段不幸的時期,但友好是兩國關系的主流。 去年APEC會議在北京舉行,期間中日就處理和改善關系達成四點原則共識,雙方領導人實現兩年半來的首次會晤。而3月下旬,第七次中日韓外長會即將召開。這將是這一外長會停辦兩年后再次舉行。 同時,中日兩國民間交往活躍,勢頭不錯。2014年中國大陸赴日游客達到240.9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3%,是游客增幅最大的國家。 放眼未來,一個徹底甩掉歷史包袱的日本將會受到亞洲鄰國的諒解和國際社會的尊重。日本政府應拿出政治勇氣和決斷信守承諾,抓住各個歷史性的機遇,為推動中日關系持續改善做出切實努力,以實際行動走和平發展道路。 |
相關閱讀:
- [ 03-12]日高調扮演"戰爭受害者" 美稱"日本是時候道歉了"
- [ 03-12]英媒:日本悄然“潛回”南海 拉攏菲越對抗中國
- [ 03-12]日本2014年有22名“3·11”大地震災民自殺
- [ 03-12]日本政府擬擴大自衛隊維和時武器使用范圍
- [ 03-12]日本新國立競技場引進新技術 360度看奧運
- [ 03-12]外媒:美國再怎么針對中國 煽動日本也是小聰明
- [ 03-12]中國大學排名上升 清華首超日本京都大學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