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軍演惹的禍? 韓美秀肌肉半島氛圍凝重
2015-03-13 07:30:51??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瓊 李艷 |
分享到:
|
朝媒:韓美是在火藥庫邊上玩火 李柏特遇襲事件“反映出韓國民眾對韓美聯合軍演的不滿,是對美國的懲罰。”朝中社在事發后10小時內,就發表了評論文章。朝鮮中央電視臺還公開了現場照片。韓聯社指出,朝媒的快速反應“比較罕見”。 針對韓國政府稱肇事者“有親朝傾向”,朝媒反駁說,韓國企圖把此事與朝鮮掛鉤,意在轉移輿論視線。朝鮮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7日發表公報,聚焦韓美軍演,稱襲擊事件代表了韓國民眾的譴責和抗議之聲。 在聯合國裁軍大會上,朝鮮外務相李洙墉也直言,“韓美本次聯合軍演具有前所未有的挑釁性,若因此在朝鮮半島爆發戰爭,責任全在美國和韓國”。 不僅在語言上強硬以對,朝鮮也以行動回擊。本月2日清晨,韓美啟動軍演的同一天,朝鮮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2枚疑似為飛毛腿導彈的短程彈道導彈。韓國政府人士說,朝鮮還有可能繼續發射自主研發的中程彈道導彈。 事實上,朝鮮對韓美軍演的反彈歷來就很強烈。幾年前,朝鮮在韓美軍演前后發射數百枚疑似炮彈的飛行物,表示抗議;2010年韓國軍演更是觸發“延坪島炮擊”事件,雙方展開密集互射大戰,令兩國民心不安,局勢緊繃。但就在其后,韓美仍按計劃軍演,不為所動,使得朝鮮的不對等武力回應手段落于下風。 由近年來看,朝鮮無論是言辭譴責還是武力回應,都沒有超出常規手段。而美國視線從未淡出朝鮮半島,十年來,一直意圖在半島部署反導系統防御朝鮮,軍事動作咄咄逼人。 韓國政府多次表示,韓美兩國沒有商討美國在韓部署薩德系統一事,但在美駐韓大使遇襲后,風向或有所改變。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和國務卿克里有望于4月訪問韓國,屆時會否與韓方討論此事,成為韓媒關注焦點。 薩德系統是美國末端高空區域防御系統的核心手段,攔截高度達40至150公里。美國主張,由于韓軍擁有的“愛國者”PAC-2攔截導彈的攔截高度僅為20公里,因此如果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韓國將可以更有效地攔截來自朝鮮的彈道導彈。 美媒曾一針見血地警告,美國在朝鮮半島部署反導系統,不利于地區穩定和戰略平衡,美國應充分考慮本地區有關國家的合理關切。 韓朝關系能否尋找新的突破口? “韓朝關系因韓美軍演迅速降至冰點,在當前局勢下,開城工業園區朝鮮工人的工資問題和韓國民間組織散發反朝傳單問題成為左右韓朝關系新的重要因素”,《韓國日報》分析稱。 開城工業區作為韓朝間碩果僅存的大型經濟合作項目,最近卻因園區朝鮮工人的薪金問題讓兩國結下了“疙瘩”。2月底,朝鮮要求上調5萬名朝鮮工人的最低工資,從70.35美元調至74美元。韓國則堅持不肯漲薪。談錢傷感情,兩國至今沒能為此坐在談判桌前。 傳單問題也讓韓國政府十分頭疼。韓國民間組織計劃于本月26日再次散發對朝傳單,韓國政府在承認表達自由的同時,已經鄭重表達了消極立場,稱“這一做法并不可取”,提醒民間組織謹慎行事。 “如果韓國民間組織繼續對朝鮮散發傳單,朝鮮會用大炮或導彈擊落搭載傳單的氣球和無人機”,這是朝鮮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官方網站的近期表態,還提及去年10月韓朝曾因傳單問題交火的事件。 相比軍演、導彈和傳單,離散家屬團聚顯然是一個人情味更濃的話題。但此事在今年尚未實現。韓國總統樸槿惠在新年記者會上曾強調,許多離散家屬的年事已高,不應當再拖延下去。對此,朝鮮提出了“解除對朝經濟制裁”等條件,但韓國以一句“不能接受”,打消了朝鮮的期望。 朝鮮半島分裂長達70年之久,很多歷史遺留的復雜問題仍在發酵,不可能一蹴而就。但韓朝關系遲遲停滯不前,態度沒有實質扭轉,仍急需找到對話突破口。而隨著美韓明目張膽針對朝鮮、軍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各方對話打開局面的機會,也正逐日消耗,前景難言樂觀。(完) |
相關閱讀:
- [ 03-11]韓美將啟動聯合登陸“雙龍演習” 美軍規模變小
- [ 03-06]樸槿惠慰問遇襲美駐韓大使 稱將避免韓美同盟受影響
- [ 03-06]美國駐韓國大使遇襲三問:韓美關系會否吃緊?
- [ 03-05]韓美商定加強合作 防止美駐韓大使遇襲影響關系
- [ 03-05]樸槿惠稱襲擊美駐韓大使等于“打擊韓美同盟”
- [ 03-04]朝鮮稱將“軍事報復”韓美聯合軍演聯合軍演系挑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