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適應新常態 服務實體經濟——專訪銀監會主席尚福林
2015-03-13 18:48:1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瓊 王瓊 |
分享到:
|
記者:社會融資方式的變化對銀行機構提出了怎樣的挑戰? 尚福林:社會融資方式正在發生明顯變化,融資市場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銀行業必須加大金融創新力度,跟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步伐,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新引擎,在融資多元化的潮流中贏得競爭新優勢,把握發展主動權。 一要探索利用信息技術加強業務創新,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手段,打造數字化金融平臺,鞏固物理經營渠道,延伸虛擬經營空間;二要探索非信貸業務創新,穩妥發展財富管理、資產托管等高附加值業務;三要探索加強負債業務創新,通過金融債、大額存單、要約交易等多種手段籌集資金,提升主動負債能力;四要探索加強信貸業務創新,開辟新的盈利渠道。 記者:面對不良貸款率上升的趨勢,銀行應該怎么做? 尚福林:近年來,經濟運行中的一些壓力已經越來越多反映到銀行信貸質量上,主要表現就是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和比率持續“雙升”。總體上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比例仍保持在較低水平,風險總體可控,但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未來一段時期,經濟運行中的一些問題可能在銀行業進一步顯現。 作為應對,銀行業機構應及時核銷不良,用好呆賬核銷條件放寬的政策,在賬銷、案存、權在的前提下,加大呆賬自主核銷力度,避免高撥備高不良并存。要積極盤活不良,借助資產證券化、資產流轉,通過合理渠道向有條件、有意愿的投資者出售不良貸款。此外,還應爭取重組不良,對符合政策的項目或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應采取收回再貸、展期續貸、并購重組等方式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還要轉化不良,利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渠道探索不良貸款批量化、市場化處置的有效機制。 記者:如何理解銀行機構監管的“寬進嚴管”? 尚福林:今年初,銀監會啟動了監管架構改革,這次改革的核心是監管轉型。一方面,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體現“寬管制”的導向。將部分地方性金融機構的日常的市場準入權力下放給注冊地所在銀監局,會機關僅對法人機構的新設籌建和退出、重組改制和破產重整等3項進行審批。另一方面,完善監管體制機制,為“嚴監管”創造條件。在不增加部門、人員總數的前提下,將監管部門從11個增加到17個,使監管部門占部門總數的比例提高至77.3%。適應機構監管要求,新組建信托部、城商部、普惠金融部,聚焦監管主業,細化監管分工,優化分類監管機制,提升專業化監管水平。成立現場檢查局、審慎規制局,明確法規部承擔行政處罰、行政復議、法律審查的專責,提高發現和查處問題的能力。 記者:在“寬管制、嚴監管”的大趨勢下,銀行業金融機構會發生什么變化? 尚福林:監管套利的空間將逐步壓縮,依法經營的邊界將更加清晰,監管問責的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違規成本將不斷增加。銀行一要強化合規意識,主動執行各項監管規定,落實各項監管要求,增強服從監管和接受監管的主動性。二要強化風險主體意識。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堅持審慎經營和穩健發展,自覺肩負起防控銀行業風險的主體責任,各級監管機構也要履行好監督責任。三要強化責任意識。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當好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表率,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本源,維護良好的社會金融秩序和地方信用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
相關閱讀:
- [ 07-08]漳州銀行業:“貸”動發展 呵護“小微”花開
- [ 11-26]漳州銀行業貸款首次突破500億元
- [ 03-13]中信銀行手機銀行雙箭齊發
- [ 03-13]銀行股大漲開啟新一輪行情
- [ 03-13]郵儲銀行南平分行及時堵截一起詐騙事件
- [ 03-13]
郵儲銀行南平分行精心組織開展“一個加強,兩個遏制”活動
- [ 03-13]微信搶紅包需綁定銀行卡 若擔心支付安全可解綁
- [ 03-12]信用卡溢繳款取回或收手續費 部分同城銀行免費
- [ 03-12]銀證混業經營引銀行熱情 短期獲牌照可能不大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