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事·銳話題)晚點退休,你準備好了嗎? ——兩會代表委員交鋒“延遲退休”話題 新華網北京3月13日電(記者李亞彪 段續 李鯤 程士華)延遲退休方案有望2017年推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兩會期間透出的信息引起了社會極大關注。延遲退休未來是什么樣、推出這個方案條件是否具備、不同崗位的勞動者有沒有選擇……代表委員們圍繞這一系列問號進行了交鋒。 未來是啥樣?“阿姨當空姐”“六七十歲還能再就業” 中國如果推行延遲退休,將來可能出現什么情景?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和平講述了自己有一次在日本考察的見聞:給考察團開大巴的是60多歲的老人,剛開始自己還擔心一車人的安全,后來發現大巴行駛平穩;一家企業內,一位70歲的老人經過體檢后,成為公司員工。如果延遲退休,我國將來也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景。 李和平認為,當前我國社會年齡結構老齡化特征日趨顯著,人口紅利越來越少,甚至新舊勞動力的更替交接出現了斷層。因此,讓那些本該退休的人繼續工作,可能也是一種有效的解決辦法。 “老齡化是任何國家都回避不了的問題,但對中國來說有點快,‘一個人干活三個人看’的局面逐漸成為現實。”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兼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建恒說。他描繪說,延遲退休后,生活中會看到越來越多的銀發人出現在各類崗位上。比如,國內航班多是年輕空姐;國外航空公司很多四五十歲的阿姨從事這一崗位,未來國內也可能出現類似情況。 全國人大代表、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能源環保所所長趙立欣說,從我國的現實情況考慮,延遲退休是大勢所趨,既能充分利用人力資源,緩解勞動力短缺現狀,又能減輕養老金供給壓力。從一些西方國家實踐看,為解決老齡化,他們的退休年齡也多在增加?!拔以趪庾x博士,我的導師75歲才退休?!彼f。 條件具備否?這不單單是一個“多勞動幾年”的問題 “醫療、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平均壽命增長,延遲退休的施行條件是具備的,但一定要循序漸進。”全國人大代表張汝財說,“許多有知識、有能力的科研工作者能夠繼續發揮作用,我身邊好多人退休之后,還自己出去干一攤呢!”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永年縣廣府鎮東街村黨支部書記宋福如也認為,60歲正是一個人經驗和經歷最豐富的時候。全國人大代表、中船重工風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寶生認為,延遲退休不是新話題,國家也在積極做準備,但必須根據國家人力資源分布、經濟發展水平和節奏,循序漸進推廣。充分做好調研,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針對收入分配、養老保險繳納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調整,與延遲退休形成組合拳。 延遲退休實施后,社保的繳費期限會不會隨之延長?會不會增加職工和企業負擔?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喬頓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西服整燙工呂華榮說,不少農民工本身就存在“斷保”的問題,延遲退休實施后,這一問題可能更加突出,因此相應的社保繳費制度也要隨之做出調整,體現“多繳多得、少繳少得”;還要簡化社保轉移手續,建立便捷的社保關系接續體系。 不少代表都認為,延遲退休是一項系統工程,絕不單是“多勞動幾年”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榮華說,國家社保體系的完善、養老金收繳與使用、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住房保障擴面、緩解年輕人就業壓力等方面,都要統籌考慮。 我能選擇嗎?車間工人、大學教授不能“一刀切” 在采訪中,多位代表認為延遲退休的制度需要有彈性。安徽的全國人大代表檀結慶、朱海燕認為,延遲退休要因行業而異,切忌“一刀切”。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農科院農業資源與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姚建民則說得更具體:“不同工種要區別對待,有的純體力工作如果延遲退休年齡,可能就不符合實際。” 這些觀點引發一些來自基層代表的共鳴。全國人大代表、浙江長盛滑動軸承有限公司檢驗員許忠明說:“像我們這種一線干體力活的當然希望能夠早點退休,不要延遲。說實話,我們現在做到50多歲,感覺有時候體力有些跟不上了,眼睛有時也不行,做一些精密的活肯定比不上年輕人了?!痹鲞^十多年公交司機的全國人大代表王月英也表示,希望從事井下、高溫等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特殊職業群體,能夠提早退休。 全國人大代表、民建天津市委會主委歐成中認為,“延遲退休對于有些專家學者等腦力勞動者有一定意義,因為60歲正是經驗豐富、發揮關鍵作用的時候;但對于多數體力勞動者而言,意義不大,所以延遲退休一定要因行業而異?!比珖舜蟠怼⑻旖虼髮W校長李家俊說,高校教授如果身體狀況好就退休了,對國家科研來講是一個損失;但如果有的教師希望早點退休,也應該允許。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說,“教師群體很關注延遲退休,據我了解,多數人不愿意延遲退休,應該給大家一個選擇機會?!比珖舜蟠怼⒅腥A女子學院教授孫曉梅建議,退休政策推行要結合年齡、工齡來考慮,讓科研工作者、體力勞動者等不同工種都有選擇余地。(參與記者:王政 周凱 王菲菲 孔祥鑫) |
相關閱讀:
- [03-13] 媒體聚焦兩會互聯網金融話題融金所細分化成探討熱點
- [03-13] 兩會故事:藏北—野生動物的“天堂”
- [03-13] 七常委兩會足跡:8天“走遍全國” 發言釋改革動向
- [03-13] 13日兩會熱搜詞榜:“交通部長禁私車當專車”居首
- [03-13] 兩會好聲音:“我們每個人都不能是旁觀者”
- [03-13] 節儉兩會,務必從久違變常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