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之孫:爺爺不準親友相求不準講究享樂
2015-03-14 09:02: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瓊 李艷 |
分享到:
|
記憶中的爺爺 “爺爺喝茶請戰友吃飯都記賬” 京華時報:在你記憶中,爺爺平時的生活狀態是什么樣的? 朱和平:新中國成立后,爺爺身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生活條件改善了,但他始終保持樸素廉潔的作風。爺爺一生都以普通一兵和勞動人民普通一員的姿態出現,并把這種吃苦耐勞、勤儉廉潔的美德,作為家風傳給了我們。爺爺一生清廉,每一分錢、每一筆賬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從一開始實行工資制起,我們家就建賬本。買日常生活用品,去人民大會堂開會喝茶、外出調研視察交伙食費,我們的學費,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他的老部下老戰友看望他時請客吃飯的費用……一筆筆都記得很清楚。這個賬本是爺爺一生樸素廉潔的最好證明。爺爺一生儉樸,直到臨終家里都找不出一件新衣服。 京華時報:在這樣的家庭里成長,對你的影響是什么? 朱和平:身教大于言傳。爺爺他們這一代人非常淡泊名利,淡化物質利益。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下,我們也把艱苦樸素的作風作為家庭生活的常態。偉人與常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對信仰的無比堅定,并愿意為自己的理想信念付出無數的犧牲、無數的代價,絕不動搖。爺爺這一輩子就干一件事:共產主義事業,為了共產主義事業可以拋家舍業,不怕流血犧牲,為了這個事業干什么都可以,從不計較,所以他才能成為偉人。 談官員腐敗 “主要是信仰出了問題” 京華時報:從近年領導干部腐敗案件來看,其中有不少都是直系親屬犯罪,這個跟家風有關嗎? 朱和平:很難說,家庭千千萬萬,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特點,不能下這樣的結論。我只能說我受到了家庭的影響,但不能說所有的人都受到了家庭的影響。就好比一個人的成功,也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有的人受到家庭影響,有的人是受到老師影響,有的人是受到同事影響。各種成功案例也是不一樣的,沒有一個唯一的渠道,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故事。 京華時報:很多領導干部,當他們達到一定權力頂峰時,開始追求生活奢靡,并由此產生很多腐敗問題,你認為主要原因是什么? 朱和平:主要就是信仰出了問題。一個人表面是成功了,但如果不再注意嚴格要求自己,不注意把握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就可能會失敗,這些教訓是很深刻的。 京華時報:你怎么理解現在國家領導人提出的注重家風建設? 朱和平:我們與親人在一起生活的時間很長,親人與親人之間的交流,特別是在青少年時代往往影響比較大。中國自古就注重家風養成,并將其作為中華文化的一種傳統。我們朱家的家風和千千萬萬個中國的家庭一樣,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繼承和延續。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樸素廉潔和勤儉持家的內容與形式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我認為,其核心的價值取向和深刻的文化內涵并沒有過時,仍然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現在重提家風、重視家風很有必要。京華時報記者張靈 |
相關閱讀:
- [ 12-22]著名音樂人朱德榮因病去世 曾捧紅陳少華等歌星
- [ 11-27]黑龍江省雞西市原市長朱德義被給予留黨察看處分
- [ 08-25]一部反映朱德在閩西開展革命斗爭的微電影正式公映
- [ 07-09]朱德外孫:奉勸安倍政府 玩火者必自焚
- [ 04-01]著名華裔畫家朱德群在巴黎下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