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關鍵詞之十二:部長記者會上的10大“改革承諾”
2015-03-14 19:40:13?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李艷 |
分享到:
|
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落下帷幕。大會期間,13個中央部委先后舉行記者會,有關負責人解答了媒體關心的熱點問題,也對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提出的今年若干項改革任務列下落實時間表。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穩增長調結構的緊要之年。改革任務尤其艱巨。掐指算算,2015年只剩下9個多月時間了,部長們在記者會上的“改革承諾”能否按時兌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1、商事制度改革 在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方面,報告指出,今年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簡化注冊資本登記,逐步實現“三證合一”,清理規范中介服務。 “在去年商事制度改革取得顯著成效的基礎上,今年我們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放松政府對微觀經濟的管制,更好地激發市場活力。”3月9日,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在記者會上說。 對于具體舉措,張茅介紹,今年要進一步推進登記注冊制度便利化;推進市場準入管理模式創新,進一步推進“先照后證”的改革;推進政府公共服務效能最大化,目前24個省在推進“一證三號”,下一步要簡化為“一證一號”;抓緊建立小微企業的名錄,以便更好地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2、投融資體制改革 報告指出,要大幅放寬民間投資市場準入,鼓勵社會資本發起設立股權投資基金。政府采取投資補助、資本金注入、設立基金等辦法,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重點項目。 3月5日,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記者會上介紹,去年初,發改委拿出80個示范項目來吸引民間投資,其中49個項目有民間投資參與。此外,發改委還用所掌握的預算內投資來撬動社會投資,與政策性金融機構、基金、信貸、保險各種投資公司合作,一起參與投資,加大投資的規模。 徐紹史認為,政府必須把一些現金流比較充裕又有穩定回報預期的好項目拿出來,讓社會資本、民間資本來做,政府還要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與政策性金融機構、基金、社保、保險、信貸、社會上的各種投資基金和投資公司加強合作,共同擴大投資規模。 “國務院已經頒布《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里面的一些措施非常得力,但它有一個逐步落實的過程,我們應該為這項工作的起步感到鼓舞。”徐紹史說,隨著改革的深化,特別是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深化,政府和社會合作,尤其是在投資領域的合作前景會越來越好,我們也會越來越嫻熟地進行合作投資。 3、價格改革 報告指出,價格改革方向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大幅縮減政府定價種類和項目,具備競爭條件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原則上都要放開。 具體包括:取消絕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下放一批基本公共服務收費定價權。擴大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推進農業水價改革,健全節能環保價格政策。完善資源性產品價格,全面實行居民階梯價格制度。同時必須加強價格監管,規范市場秩序,確保低收入群眾基本生活。 “去年價格改革的力度比較大,我們放開了在醫保目錄中的700多種低價藥的價格,放開非公立醫院56項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徐紹史介紹,“此外,我們還更好地配置鐵路和公路的運價。” 對于價格改革未來進展,徐紹史透露,我們還在醞釀藥價改革、電價改革,這些改革推出之后,發改委準備公布政府定價目錄,更好地接受社會監督。今年會進一步加強價格改革的力度,市場形成更好的價格機制來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 |
相關閱讀:
- [ 03-13]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 臺灣陸委會盼盡速再溝通
- [ 03-11]兩會特寫:汪毅夫論兩岸關系連講十故事
- [ 03-06]前“綠委”呼吁蔡英文嚴肅看待習近平兩會涉臺談話
- [ 03-05]會場速遞:2015全國兩會臺灣媒體關注啥?
- [ 03-05]臺媒關注習近平兩會對臺講話 稱“展現力量與情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