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習近平的“下團時間”傳遞什么信號?
2015-03-15 12:13:15?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王瓊 周艾連 |
分享到:
|
兩會接近尾聲,隨著習近平總書記參加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今年習近平總書記的“下團”活動告一段落。除了解放軍代表團,今年,習近平總書記還參加了上海、江西、廣西、吉林4個代表團的審議。 每年的總書記“下團”講話都是觀察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窗口。今年,習近平總書記“下團”講話的重點是什么?與往年有何不同?人民網記者梳理發現,近三年習近平“下團”講話涉及過深化改革、產業升級、民族團結等10多個話題,其中對創新、作風、生態保護的關心和對貧困群眾的牽掛,是總書記三年均有提及的。 3年來共“下團”15次,共計11個代表團 上海代表團(3次)、江西代表團、廣西代表團、吉林代表團、廣東代表團、貴州代表團、安徽代表團、遼寧代表團、江蘇代表團、西藏代表團、解放軍代表團(3次) 關注話題: 深化改革、創新、作風建設、產業升級、生態保護、民族團結、扶貧、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兩岸關系等。 念茲在茲 創新決定民族前途命運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2015年3月5日,習近平在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使創新成果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創新是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和重要戰略支撐。去年6月,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甚至將創新提到了“決定民族前途命運”的高度。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而要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就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科教興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科技強國之路。”習近平說。 梳理可以發現,關于創新,三年中他至少提到5次。自2013來,習近平總書記每年均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其中,在上海代表團他就提了3次。 2013年3月5日,習近平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我國經濟已由較長時期的兩位數增長進入個位數增長階段。在這個階段,要突破自身發展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就在于創新,關鍵要靠科技力量。 2014年3月5日,習近平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強調要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希望望上海的同志牢記使命、不負重托、再接再厲,繼續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和科學發展先行者,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 在談到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時,習近平強調,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關鍵在體制創新。核心是人,只有人與人和諧相處,社會才會安定有序。 “抓住創新驅動發展和產業優化升級”,“充分發揮創新驅動作用,走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實現鳳凰涅槃。”此外,在2015年參加吉林代表團審議,2014年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也對創新進行了強調。 |
相關閱讀:
- [ 03-15]習近平同出席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共商國是紀實
- [ 03-15]習近平同出席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共商國是紀實
- [ 03-14]習近平的兩會時間(十一):從總書記講話讀懂人大政協
- [ 03-14]習近平:多用制度治黨、管權、治吏
- [ 03-13]臺政治學者:習近平講話凸顯“九二共識”無模糊空間
- [ 03-13]習近平:建立閩東海洋經濟帶 打造“半壁江山”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