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關注“亞投行熱”:有助中國提升國際影響力
2015-03-18 17:06:58??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瓊 李艷 |
分享到:
|
中新網3月18日電 繼英國宣布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之后,法德意歐盟三國也宣布將加入亞投行,此舉引發外媒對于“亞投行熱”的關注。外媒指出,亞投行有助傳播中國軟實力,提升國際影響力。雖然歐洲議會議長為加入亞投行亮綠燈,而美國日本則是顧慮重重。 歐盟議長為加盟亮綠燈:“加入的國家越多越好” 亞投行于2014年成立,旨在對亞洲地區的交通、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行投資。法國、意大利和德國17日決定可能追隨英國,將加入亞投行。如果成真,這將使得愿意加入亞投行的國家數量增加到了至少30個。 《德國之聲》指出,歐洲議會議長馬丁·舒爾茨為歐盟國家加入亞投行亮綠燈。舒爾茨在北京訪問期間談到此事時說,“第一個答案是:我認為加入(該行)是件好事。第二個答案:如果有更多國家加入,我認為更是好事。” 路透社也指出,歐洲的參與反映出他們迫切希望與經濟迅速成長的中國結為伙伴。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且目前歐洲和美國之間的貿易談判又頗不順利。 《美國之音》分析稱,歐洲希望同中國做生意。英國財政大臣表示,該銀行是“英國和亞洲共同經商的一個無與倫比的機會。” 在一項共同聲明中,德國、法國、意大利的外交及財政官員則表示,他們將努力確保這個新機構“在治理、預防措施、債務及采購政策方面遵循最佳標準及準則。”盧森堡財政部已證實,該國也將申請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 美國抵制日本顧慮:讓盟友三思而后行 英國《金融時報》稱,法國、德國和意大利同意加入亞投行,追隨英國腳步。這對于美國阻止西方國家加入該機構的努力是又一打擊。上述四國決定加入亞投行(AIIB),對美國來說是重大挫折。 在加入亞投行的態度上,歐美存在分歧。《美國之音》表示,美國對亞投行持抵制態度,并質疑這個投入了500億美元的機構所能達到的標準。德國財長朔在記者會上則表示,希望通過高標準為亞投行作出貢獻。 路透社報道稱,美國17日呼吁各國在加入亞投行時要三思而行。華盛頓將亞投行視為世界銀行的競爭對手。歐洲四國相繼表示加入亞投行,無疑讓美國在外交方面遭到打擊,其遏制中國飛速上升的經濟和外交影響力的努力也遭遇挫折。 《金融時報》援引前美國財政部負責國際事務的助理部長泰德 杜魯門(Ted Truman)的話稱,奧巴馬政府沒有嘗試加入亞投行是一個戰術性錯誤。“如果你想影響(該行的放貸標準),你應該在帳篷里面,而不是在帳篷外面,”杜魯門說。然而,美國國會將阻止美國加入亞投行的任何努力。 日本也未表示要加入亞投行。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日本政府之所以對亞投行顧慮重重,主要是擔心亞投行無法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現有國際金融機構理順關系。亞洲開發銀行至今已設立近50年,日本和美國一直是最大的出資國,在日美看來,亞投行與亞開行功能上存在重合,一旦出現沖突,可能影響亞洲地區金融秩序的穩定。 傳播中國“軟實力” 提高國際影響力 《金融時報》報道稱,亞投行是中國創建新型金融和經濟機構的更廣泛嘗試之一,這些機構將增強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該報稱,中國欲打造新一代的金融和經濟機構,讓其在亞太地區、并可能在世界其他地區擁有更大的影響力。 《美國之音》指出,德國財長在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舉行簡短記者會時說:“我們一致認為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對亞洲進一步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我們歡迎中國尋求其他伙伴來成立基礎設施銀行這樣的想法。” 該報指出,亞投行被認為是西方主導的世界銀行的競爭對手,也被認為是中國傳播“軟實力”的一個主要平臺。 英國國際廣播公司(BBC)表示,中國成立新的發展融資機構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對外輸出資金,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基礎設施融資的資金缺口,而且更重要的是撼動了已有的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國際發展政策制定過程,為如何改善發展政策和實踐提供了反思和討論的契機。(完) |
相關閱讀:
- [ 03-18]英媒:亞投行日益壯大 美國面臨尷尬處境
- [ 03-18]亞投行中國的“和”贏美國的“斗”
- [ 03-18]中國在亞投行不求獨大 美要"面子"還要"入行"
- [ 03-18]法德意確認加入亞投行 美國:各國自己決定
- [ 03-18]社評:亞投行,中國的“和”贏了美國的“斗”
- [ 03-18]法德意確認加入亞投行 美國:各國自己決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