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共同體視角下的一帶一路建設
2015-03-19 11:02:11??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房小奇 |
分享到:
|
近年來,周邊國家和地區在中國外交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凸顯,以“命運共同體”為目標、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為核心的周邊外交戰略新構想和新理念日漸清晰。在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共同推進新絲綢之路建設的進程中,應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通過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與貿易、金融、市場、貨幣、人文等領域的合作促進中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互利共贏,最終形成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是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重要路徑和支撐 “一帶一路”和“命運共同體”建設是新時期我國實施新一輪擴大開放、營造有利周邊環境的重大戰略決策,對于鞏固和提升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合作關系具有十分重大和深遠的戰略意義,引起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應該看到,“一帶一路”和“命運共同體”二者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內在聯系。所謂“命運”,包括雙方過往歷史的共同經歷和未來發展的共同追求,“共同體”則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安全、文化等領域。而“一帶一路”強調的是“互聯互通”,主要內容是“五通”:“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和“民心相通”,突出務實合作和項目合作。由此可見,“一帶一路”是“命運共同體”建設的路徑和支撐、橋梁和紐帶,而命運共同體則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宗旨和發展方向。“一帶一路”繼承了古絲綢之路開放兼容的歷史傳統,同時也吸納了亞洲國家“開放的區域主義”精神,體現了中國加快與周邊國家區域一體化進程的現實需求。無論從歷史還是現實來看,“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都為“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了重要的路徑和戰略支撐,也是“命運共同體”建設的具體體現。 從西南方向來看,中國與周邊的東南亞、南亞地區是世界上國家之間相互交往最早、合作歷史最長的地區之一。東南亞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南方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也是中國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七次遠洋航海的必經之地,千百年來雙方互通有無,商貿交往頻繁?!澳戏浇z綢之路”“茶馬古道”則把中國與南亞地區連接起來,成為古代中國西南進入南亞地區的便捷通道。近現代歷史上,“滇越鐵路”“滇緬公路”“中印公路”和“駝峰航線”,也是通過云南把東南亞、南亞地區連接起來,產生過重要的歷史影響。 從現實發展情況來看,在經濟全球化、區域化的背景下,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云南國際大通道建設實際上就是沿著古絲綢之路的方向拓展的,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連接東南亞、南亞的國際大通道”已經初具雛形,為新絲綢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將成為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橋梁和紐帶。從經貿合作進展來看,近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一體化進程加快,為構建“命運共同體”提供了重要前提。在這些國家和地區中,應該說中國與東盟的合作水平是最高的,在共建“命運共同體”方面條件也是最為成熟的。十余年來,中國—東盟關系總體保持良好勢頭,在經濟、政治、社會、安全以及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的合作持續推進。其中,基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經濟共同體已初步形成。在此基礎上,采取推進自貿區建設和次區域合作、經濟走廊建設、相互投資、擴大與沿線國家產業與貿易合作等具體舉措,從而共同推動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一體化進程,打造一個名符其實的“命運共同體”。 |
相關閱讀:
- [ 03-13]阜豐與消費者 同呼吸共命運
- [ 03-09]習大大懂民心 別讓讀書改變命運成"傳說"
- [ 03-07]國平:港澳與祖國的命運緊密相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