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一控、兩減、三基本”治理農村污染
2015-03-20 15:58:08??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中新網3月20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表示,農村確實存在農業面源污染越來越嚴重的問題,農業部總結一些地方治理經驗,規劃明確“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來治理農村污染。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海關總署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主任黃勝強、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于欣麗介紹《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國務院關于改進口岸工作支持外貿發展的若干意見》、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有關工作情況,并答記者問。 陳曉華指出,治理農村的污染,既要打攻堅戰,也要打持久戰。從這些年發生問題的原因分析,也總結一些地方治理的經驗,這次規劃明確了“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來治理農村的污染。 ——“一控”,要控制農業用水的總量,要劃定總量的紅線和利用系數率的紅線。規劃要求,到2020年,農業的用水總量要保持在3720億立方,利用系數要從現在的0.52提高到0.55,這主要需要通過工程措施和節水技術措施,并且通過鼓勵農民節約用水的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發展旱作農業、節水農業和魚養農業。 ——“兩減”,是把化肥、農藥的施用總量減下來。按照規劃的要求,2020年化肥農藥的施用量要實現零增長。解決化肥的問題,主要是要防止或者減少過度施肥和盲目施肥,通過測土配方等技術來提高用肥的精準性,提高利用率。再一個辦法,鼓勵農民通過綠肥、農家肥的使用,來替代化肥、培肥地力。 陳曉華指出,對于農藥來說,主要是解決過量的不安全的施用問題,要用“管住高毒、減少低毒、科學用藥”的辦法來解決。管住高毒,要修改農藥使用條例,明確高毒農藥要實行定點購買和實名制購買,這樣防止高毒限用農藥的濫用。同時,通過科技研發和補貼的政策,使農民用上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這樣,既降低生產費用,同時也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三基本”,針對畜禽污染處理問題、地膜回收問題、秸稈焚燒的問題采取的有關措施,也就是說通過資源化利用的辦法從根本解決好這個問題。 陳曉華指出,對于牲畜糞便主要抓兩條:一是種養結合。根據環境的承載量,把養殖業和種植業結合起來,通過產業的發展來消納牲畜糞便。二是重點對規模養殖場進行改造,采取干濕分離、雨污分流的辦法把糞污通過沼氣工程充分利用起來。 陳曉華表示,對于地膜回收,一是要修改標準,要提高薄膜的厚度,現在薄膜太薄,很難回收。二是研發可降解的農膜,以及研發回收機械,通過這些把地膜回收回來。對于秸稈焚燒從根本上來說,還是提高資源利用率。一是肥料化。通過秸稈還田,這是最有效的辦法。二是飼料化,通過青貯玉米發展草食畜牧業。三是基料化,把它作為食用菌的培養基,充分用起來。當然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要把回收儲運的服務體系建立起來,使它能夠形成一個服務的新產業,讓農民既方便又有好處,這個事情才能真正實施。 陳曉華指出,這些都是內源性污染,對農業來說還有一個外源性污染,農業部會配合有關部門采取堅決的措施,防止城市和工業的“三廢”下鄉,向農村擴展。 此外,談及秸稈焚燒,陳曉華指出,一到收獲季節,由于倒茬時間比較緊,一些老百姓圖方便,就一燒了之。這既污染了環境,又浪費了資源。盡管一些地方采取禁燒的辦法,但是都不徹底。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堵疏結合,把出路找好。所以,飼料化、肥料化、基料化是一個根本出路。 |
相關閱讀:
- [ 03-07]國內|近期多部委"新老交替" 人事調整密集 農業部:轉基因作物分三步推廣
- [ 03-07]農業部:轉基因作物分“三步”慎重推廣
- [ 02-28]農業部:3月起恢復兩公司相關產品農機購置補貼資格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