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為逃過7元路費 每天繞道從夾縫通過收費站工作人員未制止
一斤菜4角錢 過路費要14元
【曝光】廣西再現撤不掉的收費站:倆車道收費,40人分錢!
(來源: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作為西部經濟欠發達和交通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于2009年曾提出,計劃用10年時間分三批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如今,廣西境內仍有50多個二級公路收費站在運營,這些收費站與當地百姓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
“二級公路收費站”一臺車每月幾百元過路費大量車選擇繞道逃費
在廣西忻城縣實驗中學工作的黃李蘭,每天上下班都要經過這個收費站,不過每次過收費站的時候,他都是和前面這些車一樣,從旁邊亮著紅燈的車道通過。
記者在收費站看到,這個收費站形同擺設,很多車輛都和黃李蘭一樣,從欄桿的夾縫里勉強通過,還有一些車輛干脆下來抬起欄桿通過,他們都是為了不交7元錢的過路費。看著這些逃費的車輛一輛一輛過去,收費站里的工作人員也像沒有看見一樣,并沒有出來制止。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那每天逃的不少,比走你們這的還多。
收費站工作人員:那沒辦法,這個是不歸我們管。
黃李蘭所在的實驗中學在忻城縣新建的南城區,這里距離他的家忻城縣老城區有四五公里的路程,而這個叫做都樂的收費站正好處在新城區和老城之間,是黃李蘭每天上下班的必經之地。黃李蘭每天早上、中午、晚上要回三次家,而且時間非常緊張,如果是坐當地的公交車,他根本無法按時趕到學校上課。
黃李蘭告訴記者,他們學校老師的工資普遍在2000元左右,如果像他這樣每天要往返六次的話,一天要交的過路費就要42元,一個月上班22天,過路費就是900多元,這樣近半個月的工資就交給了收費站,剩下的錢根本不夠一家人的生活。
同樣在忻城縣實驗中學當老師的藍忻萍,是離家最遠的一個老師,從她家里到學校有8公里的路程。為了上班方便,家里專門買了一輛小車,可是她卻很少開車上班。為了能夠每天按時趕到學校,她只能騎半個小時的電動車上班。
廣西壯族自治區忻城縣實驗中學教師藍忻萍:開車就是十幾分鐘,二十分鐘就可以了。
對于每天都想開車上班的藍忻萍來說,收費站成了她最糾結的地方,如果不逃費,那么每個月幾百元的通行費,根本吃不消,如果從旁邊的車道逃費,又跟自己是教書育人的老師身份格格不入。藍忻萍告訴我們,收費站也可以買月票,費用是420元錢,但是這對于每個月只有1000多塊錢的藍忻萍來說,同樣難以接受。
藍忻萍:我們天天都在討論這個問題,我們也希望早點取消。
家住忻城縣城關鎮六華村的黃建歸,每天要開著貨車往縣城跑幾趟,像他這樣的貨車跑一趟老城區,運費是120元左右,但是來回的過路費就占了三分之一,如果再刨去油錢、保險、維修等費用,120元錢的運費已經所剩無幾。
廣西壯族自治區忻城縣城關鎮六華村村民黃建歸:空車過去7元,拉貨過來35元,油錢40元錢,收費站要40元,還有養車要20元。
黃建歸家里還種著甘蔗,但是現在一畝甘蔗的收入只有200元左右,幾畝地忙碌一年連一家的生活費都掙不出來,現在家里的生活和孩子上學的費用,都指望著這輛車跑運輸一年掙個一萬多塊錢,收費站的存在,卻大大增加了他們的負擔。
黃建歸:下雨了我們開車去買菜,開小車去買菜,一斤菜才4角錢,過路費要14元,一斤菜就要14元4角錢。
讓這些村民想不通的是,自己明明在加油的時候已經繳納了很高的燃油稅,為什么還要再繳納一大筆過路費,而且收費站就在自己的家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