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博鰲3月27日電 (記者 龐無忌)“三農”議題今年首次列入博鰲亞洲論壇。 27日,在一場名為“城鎮化背景下的農業、農村與農民”分論壇上,中外政商界專家、企業家聚焦從糧食安全到農業經營形式,再到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等“三農”相關議題。 中國科協副主席陳章良在此間表示,雖然去年中國糧食產量實現“十一連增”,但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進口糧食最多的時候。“去年的進口糧食總量過億噸”,糧食安全形勢嚴峻。 陳章良舉例稱,如大豆,全世界每年大約生產1億噸大豆,但去年中國就進口了7000萬噸,占市場上流通的70%左右。 亞洲開發銀行副行長StephenGroff表示,近年來中國對農產品的需求增加,但可耕土地面積減少,加之許多土地受到污染,農村勞動力不斷老齡化,中國農業亟待提高生產效率。 他贊同中國政府的提出一系列的解決方式,包括加大投資、進一步擴大農場面積、增加農場機械化程度等。不過Groff指出,雖然要建設大型集體農場,但家庭農村依然有存在的必要,兩者應該兼有。同時,需要推進土地改革,并且妥善處理城市化問題。 原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國務院體改辦副主任邵秉仁在同一論壇上直言,中國最大的國情是農村土地為集體所有,但是內涵并不明確。盡管不斷地提高征地價格補償,但實際上農民并沒有在城市化過程當中享受到應有的好處。 邵秉仁說,在新一輪的新型城鎮化過程當中,土地制度必須理智。他建議,可以在不改變土地所有權性質的前提下,賦予農民完整的土地經營權和財產權,使之能作為資本進行市場化的平等交換。(完) |
相關閱讀:
- [03-27] 2015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分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行
- [03-27] 博鰲首次發布亞洲經濟前瞻指數 中國因素影響亞洲
- [03-27] 博鰲亞洲論壇舉行“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的選擇”分論壇
- [03-27] 曾培炎出席博鰲亞洲論壇理事會會議
- [03-27] 投資版WTO能否達成?博鰲傳遞樂觀信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