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失衡:北方成規模南方“穿外套” 記者調研發現,目前各地也相繼出臺了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配套政策,但整體推進仍然緩慢,且呈現地區發展不平衡的態勢。河北、吉林等北方采暖地區的既改已成規模,基本能完成“十二五”既定目標;貴州、安徽等夏熱冬冷地區既改基本上還停留在試點階段,零敲碎打,不成規模,部分地區的改造仍然停留在“文件”階段。 住建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0月底,北方采暖地區在“十二五”期間累計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面積7.5億平方米,全面超額完成國務院明確的4億平方米改造任務。2014年下達改造任務計劃1.75億平方米,已完成99%。 記者在貴州、安徽、深圳等地采訪了解到,目前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主要還是停留在少數大型公共建筑改造的試點階段,而且不少地方主要是采用在外墻加保溫隔膜和涂層這樣簡單的“穿外套”方式。 貴州省六盤水市新型墻體材料革新和建筑節能中心主任臧朝利認為,造成“北強南弱”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氣候特點導致的居民對節能改造的不同層次需求。在北方寒冷地區,供熱系統是居民日常采暖的迫切需要;在南方,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主要是通過圍護結構的改造以提高隔熱保溫性能,降低居民空調使用帶來的電耗。 “在有條件的夏熱冬冷地區,‘夏天開空調、冬天用電暖爐’很普遍,雖然多用電費,但使用簡單效果也好”,臧朝利說:“沒有需求就沒有動力,即便政府有足夠的補貼,很多人也不愿意因為‘可有可無’的改造耗費精力,影響正常生活。” 深圳建筑科學研究院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余涵認為,相比北方采暖區,南方的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有太強的外部性。“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帶來的經濟性和居住舒適性其本身難以量化,且回報周期長,極大降低了居民對節能改造的認同感和積極性。” 多重困境:誰出錢、誰來改、怎么改 記者調研發現,國家大力支持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目前在改造資金、主體和技術方面仍然存在困境,“誰出錢,誰來改,怎么改”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產權分散、效益不“明”致資金籌措難。《物權法》規定,既有建筑物的業主享有該建筑物的改造權利,并且由業主負責籌集改造資金。而按照“誰受益,誰改造”的原則,居民和政府應承擔既改任務并籌集改造資金。 目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成本是每平方米200元左右。北方采暖區的節能改造基本上都有省(直轄市)級配套資金,部分地區縣級也有配套,加上中央的財政補貼基本上能滿足改造所需。吉林省各級財政按建筑面積每平方米150元的標準予以補貼,內蒙古基本上按110元補貼,輔以“早改者多獎”的政策。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南方安排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專項配套資金的省份并不多,大多仍是依靠國家層面出臺的獎勵辦法,這就需要居民自主籌措相當比例的改造資金。 “商住房的產權比較分散,屬于所有業主,對房屋公共部分的改造需要經過2/3業主的同意,就目前的情況看,邁過2/3這道‘門檻’難度不小。”貴州省建筑材料科學研究設計院院長萬軍說,部分節能意識較強的居民可能會主動更換節能門窗,但對于墻體這些公共部分就無能為力了。 二是部門權責不清,“領頭人”不明確。專家認為,目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缺乏一個高效的運行機制,行政體系責權不明,劃分不清,溝通不暢,行政效率較低。 節能改造涉及業主、企業、政府三個方面,僅政府部門就包括建設、規劃、環保、財政、市政等多個部門。貴州、安徽等地為了節約利用資源,采取將節能改造與老城區改造、危房改造等項目結合起來做。 記者采訪發現,目前各地住建部門基本上都設有類似“墻改辦”“節能與科技”的相關處室對建筑節能改造進行管理。但因為人力缺乏、“級別”不夠,難以很好發揮統籌管理的作用。 “從前期的建筑能耗測量到項目招投標、到具體施工,再到后期的運行維護都需要人管理,移動外墻面上的一根電話線可能就需要跟幾個部門打招呼,協調起來很難。”西部某住建部門工作人員說。 三是綜合改造率低,亟待系統化。根據住建部辦公廳2012年1月印發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指南》,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主要內容有:外墻、屋面、外門窗等維護結構的保溫改造;采暖系統分戶供熱計量及分室溫度調控的改造;熱源(鍋爐房或熱力站)和供熱管網的節能改造;涉及建筑物修繕、功能改善和采用可再生能源的綜合節能改造等四項。 記者調研發現,無論北方和南方,已完成的既改項目仍然存在改造“碎片化”,綜合改造率低。北方采暖區主要著力于室內供熱系統計量及溫度調控改造,南方夏熱冬冷的改造大部分仍然停留在簡單的“穿外套”階段。 河北省住建廳科技處處長程才實告訴記者,河北省2012年和2013年完成綜合改造的項目只占當年改造總面積的22%左右。“由于綜合改造比例低,既改完成后未能同步實現熱計量收費,影響了節能改造效果,有的甚至造成計量設備閑置和損壞。” 安徽省墻辦主任楊全城認為,單純的“穿外套”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風險大,涂層易燃,且容易脫離;二是形成的外保溫只能達到大約20年的有效期,之后效果會下降。 |
相關閱讀:
- [ 10-21]高耗白熾燈淘汰出局 節能燈走進現代家居
- [ 05-21]廈門出臺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高耗水行業實行差別水價
- [ 05-19]北京:地下水嚴重超采區將退出高耗水作物
- [ 09-13]禁煤區從城市擴至近郊農村 高耗高排或征收消費稅
- [ 08-23]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印發 高耗項目實行"三斷"
- [ 01-20]水利部公布查處的一批高耗水服務業用水典型案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