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談判結果今日揭曉:三大焦點待解決
2015-04-01 07:47:36??來源:京華時報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據新華社電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與伊朗就核問題的新一輪外長會3月29日晚在瑞士洛桑舉行。這也是去年11月伊核談判決定延期以來舉行的首場伊核問題外長會。伊朗外長與六國代表會談之后,計劃在3月31日之前,北京時間4月1日就伊朗核問題簽署初步協議。 談判核心不造核武 目前初步協議預計有2到3頁,核心在于確保伊朗未來一年內生產的核燃料不足以制造一枚核武器。在此基礎之上,談判各方還計劃在6月底之前簽署新的更為精確、技術性更強的核問題協議。中、美、德、法、英、俄六國以及歐盟派出代表參加談判。 根據伊朗與六國2013年11月達成的階段性協議,伊朗同意暫時就其核計劃作出妥協,西方國家則相應減輕對伊制裁,各方繼續尋求通過談判在2014年年中達成一項最終全面協議。由于分歧嚴重,各方將談判期限延長至同年11月,后又推遲至今年6月底,但各方同時決定,在今年3月底前達成一項政治性框架協議,以便為后續的技術性磋商鋪平道路。 三大焦點待解決 據英國廣播公司援引參與談判官員的話報道,各方當前有三大爭論焦點,分別是限制時限、解除制裁以及所謂的“懲罰機制”。 首先,對限制時限而言,伊核問題六國希望伊朗核活動能夠在今后至少10年時間里受到嚴格限制。伊朗則要求在這一期限過后取消全部限制,還希望研發更先進的離心機,使鈾濃縮的速度更快、產量更高,這引發一些西方國家對伊朗在10年后“大踏步”發展核項目的擔心。 其次,在解除制裁方面,伊朗希望一旦達成全面協議,西方能夠盡快取消所有制裁。伊核談判六國則認為,應當分階段逐步解除制裁,其中對伊朗從國外進口核技術的限制還應保留數年。 最后,對所謂的“懲罰機制”,美國及其歐洲盟友希望能在伊朗違反協議的情況下迅速恢復制裁。伊朗則對此不予接受。 參與談判的伊朗官員馬吉德·泰赫特拉范西說,盡快取消制裁至關重要。“制裁議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就不會有任何協議,”他說,“這一議題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
相關閱讀:
- [ 04-01]伊核談判進入最后沖刺 碰到三大“疙瘩”
- [ 03-30]外交部:當前伊核談判已取得重要進展
- [ 03-26]英稱伊核談判若不能達成協議或導致中東軍備競賽
- [ 03-22]英美法德和歐盟稱伊核談判取得“重要進展”但分歧猶存
- [ 03-22]克里敦促伊朗在伊核談判中拿出足夠政治決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