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與伊朗就核問題的新一輪外長會3月29日晚在瑞士洛桑舉行。這也是去年11月伊核談判決定延期以來舉行的首場伊核問題外長會。伊朗外長與六國代表會談之后,計劃在3月31日之前,北京時間4月1日就伊朗核問題簽署初步協議。
談判核心不造核武
目前初步協議預計有2到3頁,核心在于確保伊朗未來一年內生產的核燃料不足以制造一枚核武器。在此基礎之上,談判各方還計劃在6月底之前簽署新的更為精確、技術性更強的核問題協議。中、美、德、法、英、俄六國以及歐盟派出代表參加談判。
根據伊朗與六國2013年11月達成的階段性協議,伊朗同意暫時就其核計劃作出妥協,西方國家則相應減輕對伊制裁,各方繼續尋求通過談判在2014年年中達成一項最終全面協議。由于分歧嚴重,各方將談判期限延長至同年11月,后又推遲至今年6月底,但各方同時決定,在今年3月底前達成一項政治性框架協議,以便為后續的技術性磋商鋪平道路。
三大焦點待解決
據英國廣播公司援引參與談判官員的話報道,各方當前有三大爭論焦點,分別是限制時限、解除制裁以及所謂的“懲罰機制”。
首先,對限制時限而言,伊核問題六國希望伊朗核活動能夠在今后至少10年時間里受到嚴格限制。伊朗則要求在這一期限過后取消全部限制,還希望研發更先進的離心機,使鈾濃縮的速度更快、產量更高,這引發一些西方國家對伊朗在10年后“大踏步”發展核項目的擔心。
其次,在解除制裁方面,伊朗希望一旦達成全面協議,西方能夠盡快取消所有制裁。伊核談判六國則認為,應當分階段逐步解除制裁,其中對伊朗從國外進口核技術的限制還應保留數年。
最后,對所謂的“懲罰機制”,美國及其歐洲盟友希望能在伊朗違反協議的情況下迅速恢復制裁。伊朗則對此不予接受。
參與談判的伊朗官員馬吉德·泰赫特拉范西說,盡快取消制裁至關重要。“制裁議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就不會有任何協議,”他說,“這一議題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談判取得積極進展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3月30日表示,當前伊朗核問題談判取得積極進展。
佩斯科夫當天對媒體說,當前伊朗核問題談判取得積極進展,有關國家的外長正在瑞士洛桑就伊核問題積極磋商。現在要做的是等待會談發出的正式聲明,而不是對此次會談進行猜測,非官方渠道泄露出的信息并不可靠。
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當天說,外長會為形成方案帶來了“些許亮光”,但一些棘手議題仍有待解決。“還存在一些困難的議題,”克里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我們為此非常努力地工作,一直持續到夜里。顯然,(這一努力)明天(31日)還會繼續。”另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3月3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介紹說,當前伊朗核問題談判形勢發生了積極變化,談判已經取得重要進展。 |